【知识点】本题考查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力及教学方法的选取。
【解题思路】
(1)仔细阅读文本《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文本下的单元导语、课文导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等。
(2)结合对文本《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理解、单元介绍、课程标准等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
(3)说明为达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1)揣摩关键词句、重点段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和深刻内涵。
(2)根据文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的结构。
(3)通过动情诵读、品词品句等方法,理解恩格斯在客观评价中饱含的浓烈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变序式教学法
教学时。摒弃按照课文的结构顺序,由句而段、由段而篇地分析讲授,而是从课文的重点处人手.抓住关键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以此向全文辐射扩散,梳理和贯通全文内容,逐层揭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论证结构。
(2)问题支架式教学法
教学中.以支架理念为指导,围绕“马克思是怎样一个人”和“文章表达的情感”设计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解.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由文章的外表深入到肌理,为学生学习搭建“脚手架”。
(3)语感教学法
教学中.以比较揣摩法为主,辅之以美读感染、语境创设、切己体察等语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从内涵、情感、表达技巧、表达效果等四个维度对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品析、玩味.体悟作者情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