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本题考查写作教学的基本理论,即考查考生的作文评析能力。
【解题思路】
这是一篇模考作文,作文中一定存在诸多优点和些许不足,但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指出亮点.而且限制了“最少两个”,考生要注意这些答题限制关键字。然后从中心(立意)、选材(内容)、结构(构思)、表达(语言)以及书写等方面进行思考,选取其突出的优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本文亮点之一是立意新颖,思考深刻。学生能够避开一般构思,而从书市现状写起,表达对健康读书生活的神往和对现实没有良好读书生活。的批评。这是一个许多人都能感受得到,但是没去细致思考.更可能写不出的问题。该学生能在紧张的考试时间里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清晰地表达出来.显示了思考的新颖和深度。小作者的思维触角很敏锐,从一则有关书店老板的事情.马上想到了书市的不正常现象.由此生发出对健康读书生活的向往和对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读书的痛心.表述不温不火.却耐人思考。
亮点之二是体现了较为丰厚的积累。小作者在考场上能写出那么多的作家、书名和实例,本身就表现了其宽广的阅读面和较为丰厚的知识积累.这也正是小作者能够这样善于思考的主要原因。一个没有良好读书体验的人.很难有对读书生活的深层思考;没有深切体会,很难感受到不能读书的痛苦。这就是语文素养的体现。教育如果不能让学生读书,那绝对是失败。
亮点之三是文章结构很有章法.首尾圆合.扣题紧密。文章从高雅文人的冬天到了起笔,自然想起那文人的春夏秋该是怎样的话题,待写到冬天,又由前面的铺垫,自然想到“我”的设想,实际这是委婉表达对好的读书环境的渴望——对春天的渴望。但是现实却是连“我”这不是高雅文人的人也感到寒冷,既照应开头.又把意义推广一层,显示出了写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