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猜谜语:绿袍元帅青头将,封王赐爵不关饷。相逢总爱比高低,武功不如嗓门亮。
教师点明谜底(蝈蝈),引出课题并板书——绿色蝈蝈(法布尔)
(出示蝈蝈图片)学生谈自己所了解的蝈蝈,教师做补充介绍。
(设计意图:谜语导人,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二、读一读,把握文章基本信息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要求:(1)明确快速阅读方法。(注意:不音读、不回读、不指读,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目的地读、边读边记)
(2)勾画概括重点内容的句子,筛选信息。
2.学生分为两组,整理筛选的信息
第一组:本期《动物世界》介绍蝈蝈,请你为其配解说词。
第二组:请以蝈蝈口吻自我介绍。,
学生准备,先小组内交流,选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小结:作者抓住了绿色蝈蝈的特征,从蝈蝈的外形、叫声、食性等方面进行介绍,使我们获得了有关蝈蜩的科学知识。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注重圈点勾画法,以配解说词、自我介绍等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学生熟悉课文.筛选信息)
三、比一比,体会本文生动表达
1.请一生朗读《辞海》对蝈蝈的解释(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
2.学生比较:你更喜欢哪篇 简要说说理由。
3.学生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最生动形象和最富有感情的句子,旁批出你喜爱它的原因或它的巧妙之处。
4.向同学们大声读出你喜爱的句子并阐明理由。
(1)用拟人手法倾注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②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③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2)通过比较来写蝈蝈
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师归纳并板书:修辞手法、富有感情、对比写法。
5.本环节小结: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吗 (可从学习方法、写作技巧、个人体验等方面谈)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阅读差异,运用比较阅读法,体会不同的表达,感受本文的文学笔法)
四、说一说,运用一定的写法口述动物
动物世界如此神奇,让我们也谈谈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吧!
要求:选择最有趣味的细节,把你的发现与大家共享,一分钟准备。
学生发言,师生共同点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所学描绘情景,同时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五、找一找,学习作者探索精神
问:法布尔为何对蝈蝈如此熟悉、如此了解 请从课文中找依据,圈点勾画。
学生畅谈,师引导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
(设计意图: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引导学生认识能取得成就者超出常人的不断探索,勇于追求精神)
六、课堂小结
本文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
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让我们多读读《昆虫记》,随着法布尔一起走进昆虫的世界.了解更多昆虫的秘密吧。
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