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材料分析题 世界各国文化都包含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这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称为“道”和“艺”。各种具体的学问,可称为“艺”;万物共通的道理,可称为“道”。
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并着重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
“道”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它以传道、明道、行道为指归,以求道、悟道、振道为根本,以载道为内涵,以达道为究竟。儒家将其表述为“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有心悟”,下学“人伦日用”,上达“天道性命”,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艺”上升到“道”,用“道”来指导“艺”。
“艺”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孔子在《礼记》中多次提到要以“六艺”来教育青少年。“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指各种礼仪规范、唱歌、跳舞等,属于文艺范畴;射御包括射箭、骑马等体育运动,属于武艺范畴;书数指书法、算数、天文地理等知识,属于技艺范畴。因此,“艺”包含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朱熹《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可见,古人从小就要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武艺中的“射”在古代是相当被重视的活动,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培养心性:射箭时必须身体端正,精力集中,心无旁骛,若射不中也当反躬自问,而非怨天尤人。古人通过简单的“射”提炼出了丰富的“道”的内涵。
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却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观念就是从说唱、戏曲中学得的。传统戏曲作为一种“高台教化”,其中的正邪虽然过于脸谱化,但恰恰是这些让人们懂得了善恶之分。艺术的呈现和发展,一定要遵从“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传统精神,努力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不要让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心灵、污染社会的玩物。
天地万物,道通为一。《中庸》中讲“道不远人”,但是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道”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气”,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精神、能量,跟具体操作层面的气功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各种门类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视、闻、摸,去体会内部所包含的道理,通过外在的形象,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
中国古典文化及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以达到恢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
问题:
(1)【题干】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分别有何特点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2)【题干】文章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
(1) ①道:是指万物共通的道理,是无形的;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艺:是指具体的学问,是有形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包括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
?①中国文化的“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体的“艺”要上升到“道”,用“道”来指导“艺”。?
②古人从小要通过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来领悟其中丰富的“道”的内涵,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
③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但能从说唱、戏曲中懂得做人的道理,说明中国传统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功能。
?中国古典文化极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但主张通过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因此,中国文化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某小学几名学生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调查”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当研究小组到报社采访时,门卫说他们是“小捣乱”将其拒之门外,作为指导教师应( )
A 分析原因,修改计划 B 指责门卫素质差 C 安慰学生,劝其放弃 D 埋怨学生能力差
查看
单选
张老师再用天平称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 。第一次称重为100克,第二次为50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 让学生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B 告诉学生不必在意 C 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本身的误差 D 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查看
单选
小峰经常迟到、旷课、多门功课“挂红灯” 。不过,他百米赛跑速度很快,连续两年获得校运动会百米赛冠军。对此,老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A 获得信任,寻找恰当教育时机 B 认真分析,了解问题形成原因 C 因势利导,帮助小峰树立学习的信心 D 扬长避短,告诉小峰不要在意文化成绩
查看
单选
青年教师小王刚入职就加入冯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这表明王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注重( )
A 同伴互助 B 自我反思 C 自我研修 D 脱产进修
查看
单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下列实施这一战略任务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B 建立城乡二元结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C 建议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 D 均衡配置教师,设备,校舍等资源
查看
单选
钱某闯入某乡中心校寻衅滋事 ,破坏了一间教室的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于钱某( )
A 应当乡人民政府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 应有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C 应有该中心给予教育行政处罚 D 应有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
查看
单选
教师杨某对学校提出的处理决定不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被申诉人应为( )
A 校正 B 教育行政部门 C 学校 D 教职工代表大会
查看
单选
教师徐某经常上课迟到、早退,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学校可依法给予徐某( )
A 民事制裁 B 行政处罚 C 行政处分 D 刑事处罚
查看
单选
某农村小学使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的机关是( )
A 乡镇人民政府 B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 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 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查看
单选
11岁的小学生琳琳因信件被妈妈陈某私自拆阅感到不悦,可妈妈说这样做是为了关心她,陈某的做法( )
A 合法,父母拥有监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 B 合法,父母具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 C 不合法,父母不得擅自拆阅孩子的信件 D 不合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拆阅未成年人的信件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小学综合素质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