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学唱《樱花》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10分)
(2)写出教学难点。(5分)
(3)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20分)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尊重艺术.体会日本民族音乐的特色.体会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过程中,通过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歌曲,能够体会日本歌曲的独特魅力。
【知识与技能】
能够完整地演唱歌陆.逐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并认识Et本民族音乐的特色.
【教学过程】
1.新课导人
(1)播放动画《秒速五厘米》片段,在动画的场景中感受樱花徐徐飘落、片片凋零的纯净之美。
(2)请同学分享自己搜集到有关樱花的知识。教师展示与樱花有关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3)教师引入介绍歌曲。
2.教授新课
(1)初步感知.聆听歌曲
①学生初昕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想象画面.并用画笔画下来。
②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优美,抒情),并进行归纳总结。
③老师弹唱,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稍慢)。
(2)对比感受.学唱歌曲
①学生识读乐谱,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歌曲,注意音准的把握。教师纠正音准(注意3—4与4—3之间的小
二度,4—7之间的增四度、7—6—4,此下行学生最难把握的大二度、大三度)。
②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整地演唱歌曲。
③教师播放音频,让学生再度欣赏,并提问:本首歌曲一共出现几个音.分别是什么?
④对比都节调式和五声调式。教师弹奏或演唱特定的几个音,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建立日本“都节调式”的调式感觉。此时可带领学生复习、对比中国的五声调式。
⑤老师播放旋律,要求学生结合之前所做的画作进行讲解分享,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意境。
⑥加入歌词进行演唱,注意旋律上行渐强.下行渐弱。
【拓展延伸】
1.介绍日本乐器“三味线”“日本筝”。
2.根据日本歌舞伎视频,学习舞蹈.分组创编并进行表演。
【课堂小结】
教师:樱花的生命非常短暂,边开边落。短暂的花期正像人的生命一样转瞬即逝,日本人希望自己短暂的一生如樱花般灿烂。故赋予樱花纯洁、高雅、清秀、质朴的品格,更是勇敢独立的象征,希望同学们也具有这样的品质,带着对樱花的崇敬再来演唱一遍这首歌。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因演唱《北京的金山上》《唱支山歌给党听》而为全国人民熟知的藏族著名歌唱家是()
A 德德玛 B 才旦卓玛 C 关牧村 D 马玉涛
查看
单选
下面乐段中除运用了无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同时还具备哪种曲式结构特点?()
A 单三部曲式 B 复三部曲式 C 合尾 D 鱼咬尾
查看
单选
在C自然大调的导音上构成的七和弦是()。
A 大小七和弦 B 小七和弦 C 半减七和弦 D 减七和弦
查看
单选
《芬兰颂》是作曲家()的作品。
A 西贝柳斯 B 格里格 C 德沃夏克 D 斯美塔那
查看
单选
这是一种人数较多的演唱方式,不分声部,大家同唱一支旋律,在演唱中虽然有轮唱的处理,但仍属此范围,这种演唱形式是()。
A 独唱 B 合唱 C 齐唱 D 小组唱
查看
单选
吹奏乐队是以()组成的乐队,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管乐队。
A 打击乐器和弦乐器 B 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 C 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D 管乐器和弦乐器
查看
单选
张老师在教授演唱课《对花》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黄梅戏,在课堂导入部分播放了15分钟的黄梅戏《打猪草》,导致后面的演唱环节课程没有时间完成,匆匆结束了本节演唱
A 启发性原则 B 趣味型原则 C 相关性原则 D 简洁性原则
查看
单选
()创作的一首很有名的乐曲叫作《上主是我坚固的堡垒》。
A 马丁·路德 B 瓦尔迪 C 巴赫 D 恩格斯
查看
单选
上课了,教师说:“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介绍一段历史背景,这首歌曲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曲调曾被填上《打黄沙会》的新词,之后在这首歌的基础
A 设疑导入 B 音频导入 C 创境导入 D 故事导入
查看
单选
某老师在《唱脸谱》这节课中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歌曲进行舞蹈创编。随后邀请了几名同学代表穿上京剧的行头,在大家一同演唱《唱脸谱》时进行表演。整堂课在轻松、欢快的氛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④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音乐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