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进行点评。
【教学课题】高中音乐鉴赏《高亢的西北腔——让信天游“游”起来》
【教学内容】《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教学目标】
(1)欣赏视听音像《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谁在唱?(脚夫)在哪唱?(黄土高坡)怎样唱?(吼着、甩着唱),感受信天游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2)能会唱《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在各种“唱”中理解信天游重词叠字的语言特点.信天游表达的内容特点,以及双四度的旋律特点和上下句的结构特点。
(3)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的旋律进行填词创作,通过演唱师生版的信天游,掌握信天游的高亢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播放阿宝《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音频,配合西北风情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提问学生:“《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歌曲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民歌?哪位同学能够用几个词,形容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西北民歌的旋律高亢、辽阔、悠长,这与西北人民长期在高原山川之上演唱有着很大的关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北,去感受《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的感觉。”
二、新课教授
1.完整聆听《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并进行分小组讨论: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让你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
2.介绍“信天游”。
“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3.最后再次聆听《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三、拓展
聆听歌曲《黄土高坡》,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何这首歌曾红遍海内外,家喻户晓,震撼了一代人的心灵。
四、总结(略)

正确答案
该课例是有问题的。该课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这节课教学目标不清晰,缺少教学重难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中进行表述,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教学的重点则要以音乐教学内容《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为依据,教学难点把握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内容。
(2)该课例的拓展阶段应当为学生指明方向;教师应从几个角度来欣赏《黄土高原》。
虽然这是一个有问题的课例,但是也存在一些闪光点,如:整个教学过程以《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为主线,在欣赏、学唱、创作、再唱等具体的音乐活动中熟悉《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的旋律、语言、结构,并为唱会的《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旋律填词,创作师生版的信天游。因此,此课例不是一篇很完整的教学课例。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F大调和f小调的不稳定音级是()。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音乐鉴赏课学习中,在学生学习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魔王》之后,王老师安排了接下来的环节,下列教学环节中哪一个选项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理解多元
A 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表演 B 了解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 C 根据《魔王》中的典型节奏型进行旋律创编 D 聆听赵元任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
查看
单选
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的作者是()。
A 肖斯塔科维奇 B 拉赫马尼诺夫 C 科普兰 D 巴托克
查看
单选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沂蒙山小调》,这是一节需要我们大家共同鉴赏的一首曲子,在聆听之前,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下这首歌的文化背景。《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
A 完整聆听音乐,体会情绪与结构 B 把握整体风格,延伸拓展 C 了解与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 D 音乐比较的方法
查看
单选
在上课时老师要求学生把身体作为乐器,把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通过身体动作,体验音乐节奏的速度、力度、时值变化来学习《辽阔的草原》,并在原地做动作,拍手、指挥、摇摆
A 奥尔夫“体态律动” B 奥尔夫“节奏练习” C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 D 达尔克罗兹“即兴创作”
查看
单选
流行于陕北等地的“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类。
A 小调 B 号子 C 山歌 D 长调
查看
单选
下列对复调音乐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复调音乐产生于l5、16世纪,代表作曲家为意大利的作曲家帕莱斯特里那与拉索 B 两条或两条以上相对独立的旋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塑造立体的、丰富的音乐形象。这样的音乐形式就是复调音乐 C 在音调、节奏、起伏及乐思等方面形成对比,就是对比复调 D 运用卡农形式构成的复调乐曲,称为卡农曲
查看
单选
下列不属于同宫系统调的特点的是()。
A 宫音相同 B 调号相同 C 主音相同 D 音阶相同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民族调式表达正确的是()。
A 民族调式是由五个音构成的 B 民族调式中偏音可以作为主音 C 七声清乐宫调式的音阶排列与自然大调的音阶排列相同 D 俄罗斯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属于C宫民族调式
查看
单选
以下对戏曲描述正确的是()。
A 故事取材于曲波的同名小说《林海雪原》 B 编创于l964年 C 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改编 D 以山西的民歌和山西、河南、河北地方戏曲音乐作为素材,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音乐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