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结合的原则,也称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是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结合,是我国幼儿园教育特有的一个原则。幼儿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贯彻这一原则应明确以下几点:
(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良好地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教育则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等。这两方面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全部内容。例如: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晨检、晨间接待、晨间活动、教育活动、区域游戏活动、午餐、午睡、户外活动、离园等环节,每一环节都有基本的保育、教育任务和要求。保育员与幼儿教师良好的工作伙伴关系以及幼儿教师与幼儿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
(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不可分割的关系是由幼教工作的特殊性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虽然保育和教育有各自的主要职能,但并不是截然分离的。教育中包含了保育的成分,保育中也渗透着教育的内容。例如,做到保中有教:在幼儿进餐环节,既保证幼儿的顺利进餐,又引导教育幼儿不浪费粮食。在幼儿的午睡后环节,既整理床铺又引导幼儿学会自主穿衣和叠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做到教中有保:在体育活动中随时关注幼儿的身体状态,确保幼儿的安全。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保育和教育不是分别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统一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在同一教育过程中实现的。有的保育员在护理幼儿生活时,忽视随机地、有意识地实施教育,结果,无意识地影响了幼儿的发展。这可能助长了幼儿的依赖思想,也使他们失去了自信,失去了锻炼自己能力的实践机会,也可能在无形中剥夺了幼儿发展自己的权利。例如:在区域活动一结束,教师就忙着让幼儿离开区角,玩具的整理都由老师来进行,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会让幼儿的自理能力得不到发展,还会助长幼儿的依赖思想。
总之,保教结合作为幼儿园特有的特殊原则,我们一定要在实践中遵守并积极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