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表格内容显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帕登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对于儿童游戏的研究。表格中折线图走势可看出:2岁儿童大多数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少部分发展稍弱的幼儿处于独立游戏,部分发展稍快的幼儿已经进入联合游戏阶段,处于旁观游戏和无所事事阶段的儿童数量极少。4岁儿童已经出现合作游戏,但还有大部分处于联合游戏和平行游戏阶段,独立游戏和旁观游戏人数较少。根据以上图表走势分析,可以明确得出 2、4 岁儿童的游戏特点,具体如下:
①2岁儿童游戏特点:2岁儿童在一起玩耍,所用玩具和游戏方式大体相同,有时儿童互相模仿,但相互之间不交往,彼此互不关联,不设法影响或改变同伴的活动,各自的游戏内容之间也没有什么关联,形成各种游戏同时并存的状态。社会性水平较低的幼儿可能甚至不会关注到同伴,自然也不会出现模仿行为,更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进行单独游戏;少部分在自己的世界中进行单独游戏,少部分幼儿社会性发展较快,在玩游戏时会有简单的交谈,但迅速又回归自己的游戏,以自身游戏为主。
②4岁儿童游戏特点:能力发展最高的儿童可以到合作性游戏,即儿童在一个组织起来的小组里游戏,服从首领的指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分工合作,有共同计划的活动和达到目的的游戏。但大多数儿童处于联合游戏和平行游戏阶段,他们彼此之间有交谈,甚至可能会相互邀请参与活动,但并没有共同的目标和明确的分工配合或者只是模仿同伴的游戏类型,缺少交谈和合作。
对幼儿教师的启示:
(1)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游戏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幼儿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环境,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幼儿教师应该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社交礼仪和生活技能,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4)幼儿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在游戏中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5)幼儿教师需要在幼儿游戏时提供适当的指导。两岁儿童进入平行游戏高峰期,表现为孩子们喜欢玩同样类型的游戏或同种玩具,互相观察和模仿,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同种类型的较多数量的玩具,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四岁儿童进入联合游戏的高峰期,表现为游戏中会进行简单的社会互动,如交换玩具,所以教师要引导四岁儿童尝试分工合作,引导他们的游戏水平向合作游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