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要求工程监理单位编制勘察成果报告,内容包括:1)勘察工作概况;2)勘察报告编制深度与勘察标准的符合情况等。
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针对该工程的风险因素,分别从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等风险对策方面,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建议:1)施工单位报审的分包单位无类似工程施工业绩,要求施工单位更换分包单位;2)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中配套设备较多,安装复杂,建议由供货方负责安装调试;3)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建议建设单位设立专项基金。
事件3:施工工程中,总监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调整了监理规划,报总监批准后实施。
事件4: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保修书中确定的保修期限如下:1)主体结构工程为30 年;2)外墙面的防渗漏工程为7 年;3)供热系统为2 年;4)装修工程为2 年。
问题:
1.事件1 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勘察成果评估报告还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2 中的风险应对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风险对策。
3.事件3 中,总监理工程师做法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4,逐条指出施工单位确定的保修期限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1)建设单位要求工程监理单位编制勘察成果报告不妥,应为工程监理单位应审查勘察单位提交的勘察成果报告。
(2)勘察成果评估报告还应包括:1)勘察任务书的完成情况;2)存在问题及建议;3)评估结论。
2.(1)要求施工单位更换分包单位属于风险回避的范畴。(2)由供货方负责安装调试属于风险转移的范畴。(3)设立专项基金属于风险自留的范畴。
3.总监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调整了监理规划,报总监批准后实施不妥。
应当为:总监理工程师组织调整监理规划,报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实施。
4.(1)主体结构工程为30 年,不妥。理由: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最低保修期限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合理使用年限。
(2)外墙面的防渗漏工程为7 年,妥当。理由:外墙面的防渗漏工程最低保修期限为5 年。
(3)供热系统为2 年,不妥。理由:供热系统为2 个采暖期
(4)装修工程为2 年,妥当。理由:装修工程最低保修期限为2 年。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刷题小程序
案例分析(土木建筑)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