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概括节选部分的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清人物关系,结合人物语言,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确立依据:(1)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故设定了目标(1)和目标(2)。
(2)教材。《哈姆莱特》位于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外戏剧。该单元的导语指出:学习本单元,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人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要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还要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作者的独特艺术创造。本篇课文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有着尖锐的戏剧冲突和鲜明的人文主题。故设定了目标(1)(2)。
(3)学情。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因而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读文本。教学本文,应设法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故事情节、戏剧冲突、人物语言进行揣摩体味。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扫除阅读理解障碍,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鉴赏活动。故设置上述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