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一):述:结合案例内容,援引课标中的相关理念阐明意图: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案例中,该教师始终做到了……,取得了……的教学效果,值得肯定和借鉴。
(二):述:结合若干做法进行逐一分析,并注意分点答题:如:
1.案例中,该教师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简单描述),使学生获得了/理解了……的深刻内涵/语言风格/艺术手法,突破了本堂课在……(某一方面)的教学重点/难点。
2.案例中,该教师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简单描述),使学生……

正确答案
(1)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本,提高学生综合发展的能力。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教学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发挥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形成良好的人文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的效果。
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过程即学生学习的过程,应围绕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活动,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和活动任务中,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
(2)①利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指定作品,从多角度理解、分析作品。例如,鲁迅作品的时代精神、艺术特色,革命传统经典中的英雄形象、理想信念等。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②弊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结合作品和学生的实际,注重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指导,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教学支架。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刷题小程序
中学语文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