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工地会议。会上,总监理工程师宣布了建设单位对其的授权,并对召开工地例会提出了要求。会后,项目监理机构起草了会议纪要,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分发给有关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编制了监理规划,报送建设单位。
事件2: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遗失工程某部位设计图纸,施工人员凭经验施工,现场监理员发现时,该部位的施工已经完毕。监理员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后,指令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报告建设单位。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对该部位结构进行核算。经设计单位核算,该部位结构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设计单位电话告知建设单位,可以不作处理。
事件3:由于事件2 的发生,项目监理机构认为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该部位工程不予计量;施工单位认为停工造成了工期拖延,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申请。
事件4:主体结构施工时,由于发生不可抗力事件,造成施工现场用于工程的材料损坏,导致经济损失和工期拖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和费用索赔。
问题:
1.指出事件1 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指出事件2 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该部位结构是否可以验收?为什么?
3.事件3 中项目监理机构对该部位工程不予计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该批准工程延期申请?为什么?
4.事件4 中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和费用索赔是否成立?为什么?

正确答案
1.不妥之处一: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
正确做法:应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
不妥之处二:总监理工程师宣布了建设单位对其的授权。
正确做法:应由建设单位宣布授权。
不妥之处三:会议纪要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分发给有关单位。
正确做法:经与会各方代表会签后分发。
不妥之处四:第一次工地会议后编制和报送监理规划。
正确做法:应在第一次工地会议前向建设单位报送。
2.(1)事件2 中的不妥之处如下:
不妥之处一:施工人员不按图施工,而是凭经验施工。
正确做法:施工人员必须按图施工。
不妥之处二:监理员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
正确做法:监理员应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汇报。
不妥之处三:设计单位电话告知建设单位。
正确做法:设计单位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建设单位。
(2)该部位结构可以验收。
理由:该部位结构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3.(1)项目监理机构对该部位工程不予计量不正确。
理由:设计单位核算后认为该部位结构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该部位可以进行验收,给予计量。
(2)项目监理机构不应批准工程延期申请。
理由:停工是由于施工单位不按图纸施工造成的,属于施工单位的责任,总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暂停施工。
4.(1)工期索赔成立。
理由:不可抗力导致工期延误可给予延期。
(2)费用索赔成立。
理由:不可抗力导致施工现场用于工程的材料损坏,所造成的损失由建设单位承担。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刷题小程序
案例分析(土木建筑)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