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下图所示(时间:天),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匀速施工。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因设备紧张,故B、E、H工作需要使用同一台机械。为了节省成本,尽量使机械闲置最小,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对该进度计划网络图进行调整并合理安排机械使用时间。
事件2:施工中,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致使工作F的持续时间延长20天,挖掘机械闲置15万元。施工单位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向监理机构提出索赔申请,要求补偿工期20天,费用15万元。
事件3:因为图纸变化,导致G工作量增加了1/3,施工单位按时提出了费用的增加,同时提出工期延期4天。
事件4:工作H所安装的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建设单位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将该设备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前,发现个别设备部件丢失,需要重新购置费用1.2万元,同时造成工作H的持续时间延长5天。对此,建设单位认为承包人没有尽到保管责任,要求其承担1.2万元的购置费。
问题:
1.根据事件1,施工单位应如何合理安排B、E、H工作,对总工期是否产生影响。
2.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工期和费用各为多少?说明理由。
3.事件3发生后,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该批准4天的工程延期?说明理由。
4.指出事件4中建设单位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此事件中,施工单位可以获得的多少费用和工程延期?

正确答案
1.(1)原网络图关键线路为A-C-E-G-I,工期为63天。
B、E、H工作需要施工同一台机械,根据进度图,应先完成B- E-H的顺序安排工作。调整进度如下图所示:

根据该图,关键线路为A-C-E-G-I,总工期为10+15+20+12+6=63天。
B使用机械时间:第16-25天;E使用机械事件:第26-45天;H使用机械时间46-55天。
故B工作保证在18天晚上结束即可。
合理的安排计划:B应该第16天开始作业,E工作在第26天开始作业,H在地46天开始作业。
(2)对总工期并无影响。

2.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
(1)补偿费用15万元;理由:因建设单位的原因导致的损失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2)补偿工期为4天;理由:考虑到事件1的影响,F工作的总时差为16天,故影响了4天。


3.(1)项目监理机构不应批准工期延期。
理由:工程量增加1/3,增加量对应的工期应为12×1/3=4天;
由于事件2的影响,导致工作G有4天的总时差,故不需要延期。

4.事件4中:
(1)建设单位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将该设备存放在施工现场,不妥。
理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货物,材料进场,应该通知施工单位一并清点验收。
(2)建设单位认为承包人没有尽到保管责任,要求其承担1.2万元的购置费不妥;
理由:未通知承包人清点的,承包人不负责材料和工程设备的保管,由此导致丢失毁损的由发包人负责。
(3)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复补偿费用0万元,工程延期0天。
理由:丢失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工作H有6天的总时差,延误5天会不影响总工期。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刷题小程序
案例分析(土木建筑)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