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新建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起迄桩号为K23+400~K48+300,该路基工程包括了K23+400~K24+500 是填土,K24+500~K26+700 是填石路基,K26+700~29+850 是路堑开挖地段,土方开挖边坡平高度为25.6m,石方开挖边坡平均高度为31.2m 且处于不良地质路段,为防止土质及石质边坡滑坡设置了重力式挡土墙。在K34+100~K34+850 段穿越水稻田,水稻田软土层平均厚度1.2m,最深不超过2.5m。
施工监理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保证路基填筑施工质量,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上报试验段施工方案,于是在路堤填筑前,施工单位选择地质条件,路基断面形式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了试验段施工,试验路段里程为K25+923~K26+163。
事件二:监理工程师在对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检查时发现:
(1)土方填筑施工过程,每填高3m 检测中线和宽度;
(2)石方填筑施工过程,每填高4m 检测中线和宽度;
(3)每层填料按照设计宽度进行填筑;
(4)石方填筑采用软岩和硬岩混合填筑的方式;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审核施工单位路堑开挖和挡墙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时,有如下规定:
(1)石方开挖过程中,每挖深3~5m 复测边坡坡线和坡率;
(2)采用硐室爆破;
(3)挡墙基础采用全面拉槽的方式开挖;
(4)挡墙在其墙身强度达到70%以上时进行回填作业。
事件四:施工单位针对K34+100~K34+850 段软土厚度,决定采用垫层处理技术进行软土地基根治。
问题:
1.事件一中,试验段长度是否满足要求?并补充路堤试验路段的目的。
2.事件一中,写出试验段开工具备的条件。
3.事件二中,判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4.根据背景资料,针对路堑开挖是否需要组织专家论证?请说明理由。并写出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要点包括哪几方面。
5.事件三中,判断路堑和挡墙施工的规定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6.事件四中,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哪些?

正确答案
1.满足要求。理由:K25+923~K26+163 的长度为240m,超过了200m,故试验段长度满足要求。试验段目的:
(1)确定压路机型号以及各种机械的使用最佳配合:
(2)确定松铺厚度、压实厚度;
(3)确定压实工艺、碾压遍数;
(4)确定不同含水率的压实工艺;
(5)检验施工组织管理和相关人员的配合情况。
2.(1)路基试验路段中线已经放样并设置标识桩,将路基用地界、路堤坡脚、护坡道等具体位置标识清楚;
(2)拟做试验路段的路基范围内的临时防、排水边沟等已经开挖完成;
(3)路基填筑用土的土场已经确定并完成了土样试验,最佳含水率、最大干重度(击实曲线)等指标已经监理机构批准;
(4)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已经划分完成并经监理机构审批;
(5)第一次工地会议已经召开,总监已经下达了合同工程开工令;
(6)主要施工机械已经到位.特别是运输车、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洒水车等已经到位且数量、型号吨位等能够满足施工质量要求,满足开工要求;
(7)试验路段的开工申请报告或施工专项方案已经监理机构审批。
3.(1)不正确。改为:土方填筑施工过程,每填高2m 检测中线和宽度;
(2)不正确。改为:石方填筑施工过程,每填高3m 检测中线和宽度;
(3)不正确。改为:每层填料每侧应超出路堤设计宽度30cm;
(4)不正确。改为:石方填筑采用软岩和硬岩不得混合填筑;
4.路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需要组织专家论证。
理由:石质路堑的开挖的边坡平均高度为31.2m,且处于不良地质路段。
专项施工方案审查的要点:完整性审查、程序性审查、符合性审查、针对性审查。
5.(1)正确。
(2)不正确。改为:采用光面或预裂爆破;
(3)不正确。改为:挡墙基础应采用分段跳槽的方式开挖;
(4)不正确。改为:挡墙在其墙身强度达到75%以上时进行回填作业。
6.还可以采用:浅层改良、浅层置换、抛石挤淤等方式。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刷题小程序
案例分析(交通工程)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