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化学教学设计能力——制取氧气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他们渴望能亲手制得一瓶纯净的氧气。通过操控化学反应制备得到一种物质,对学生而言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学生对物质制备的认识仅限于从小学自然课、生活经验等途径获得的零星的、感性的体验.还不能形成系统的、理性的思考。同时,学生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探究能力也都处在初级阶段,对如何分析和处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会感到束手无策。因此,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帮助学生顺利获得氧气的同时,要注意制备物质的思路的总结和落实。
(2)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能写出文字表达式:②能识别固体药品制备气体和液体药品制备气体的整套实验装置;③了解催化剂,能解释证明催化作用的对比实验;④在制备氧气的过程中,进行装置气密性检验、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排水取气等基本实验操作的训练,能检验氧气的生成。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制备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备物质的一般思路方法;②通过催化剂作用的有关实验,进一步理解对比和变量控制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实验活动获得氧气,感受实验成功的快乐,感受个人对自然改变的力量:②通过化学变化获得氧气,建立物质间可以转化的观念,加深化学对人类伟大贡献的理解。
(3)教学重点: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装置。
教学难点:制备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建立。
(4)①物质制备是实验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人类利用化学改变社会的重要方式,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学习是学习研究物质制备的启蒙和基础。
②氧气实验室制法涉及的两套实验装置都是实验化学气体制备的基本装置,在制备很多气体时可以应用。
③学习前.学生知道空气中有氧气,我们的身边充斥着氧气,但是他们没有获得过纯净的氧气。如果需要得到氧气,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物理方法,即从空气中分离。通过学习,学生获得了纯净的氧气.虽然外观上与空气没什么不同,但是这个过程会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能动感,感受到科学的力量。通过化学方法制得氧气,能够促使学生建立物质转化的观点。在制备氧气的过程中形成制备物质的思路方法,这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以及解决制备问题的基本途径。
(5)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