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陈鹤琴根据“五指活动”提出了“整个教学法”,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包括在这五指活动之中。陈鹤琴先生在整个教学法中,批评当时小学和幼稚园的分科教学法,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施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法。 整个强调的是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
(2)《指南》中提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幼儿园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是综合的,而不是彼此割裂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整合的方式多以贴近幼儿生活的某一主题为核心,将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及艺术等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联系有机渗透,以此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又具有渗透性。
2.(2)将陈鹤琴的教育思想落实在一日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①在教育理念上,认可陈鹤琴先生提出的“五指”活动理念。幼儿园在课程中要将五大领域进行整合,例如,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乌鸦喝水》时,可以利用故事来进行探究。
②在教育目标上,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并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开展主题活动,同时配合环境创设和区角探索,从多方面提高幼儿的发展。
③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例如开展“整理小能手”游戏比赛,既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又能提高幼儿在生活中的动手能力。
④在教学方法上,坚持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充分挖掘生活中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运用多种方式,从幼儿的直接经验出发。例如,教师开展树叶画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在树叶上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