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活动设计题 主题活动中,中班幼儿对画汽车产生了兴趣。为了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郭老师提供了面包车的绘画步骤图,鼓励每个幼儿根据步骤图画出汽车。

问题:
(1)郭老师是否应该投放绘画步骤图?(2分)为什么?(8分)
(2)如果你是郭老师,你会怎么做(10分)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1)材料中郭老师不应投放“面包车”步骤图。
①《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能力的主旨在于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在幼儿进行绘画时,
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这样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不利于扩展幼儿的绘画想象空间,同时也不利于活动的趣味性开展和启发性引导。
②这违反了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这一原则,没有注重到每个儿童的优缺点和完成程度。③这限制了幼儿想象力,让幼儿只能在既定的想象中进行作画。
④这影响幼儿的发挥,硬性的要求,导致幼儿对活动不感兴趣。
总而言之,教师不应提供“步骤图”。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
育于游戏中。
(2)教育建议:应遵循《指南》、《纲要》等相关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绘画前使幼儿回归生活,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
如观察面包车的形态、类型等。
②在绘画过程中亦可进行作品欣赏,让幼儿主动寻找创作方式,同时提供丰富的形象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
③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
④创作后肯定幼儿作品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幼儿间互动式的模仿及学习也是提高创作能力的隐含方式。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你的小汽车有四个轱辘,真神奇”等。
总之,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中班幼儿的绘画能力正处于象征期发展阶段,应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
从多角度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感受,并鼓励幼儿自由进行艺术的创造。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表述是( )。
A A. 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B B. 促进幼儿身心的快速发展 C C.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D D.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查看
单选
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情绪体验( )
A A. 羞愧 B B. 伤心 C C. 害怕 D D. 生气
查看
单选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查的是()
A A.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 B 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C C.幼儿的规则意识 D D.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查看
单选
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做法是()。
A A.要求幼儿用胸腔式联合呼吸法唱歌 B B.鼓励幼儿用最响亮的声音唱歌 C C.鼓励幼儿唱八度以上音域的歌曲 D 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查看
单选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3 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
A A. 信任感 B B. 主动性 C C. 自主性 D D. 自我同一性
查看
单选
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 )。
A A. 能概括不同声音产生的条件 B B. 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C C. 能描述出玩具是怎么发声的 D D. 能描述不同玩具发生特点
查看
单选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A A.发展幼儿的艺术技能 B 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C C.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 D D.拓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查看
单选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
A A. 儿童的深度知觉 B B. 儿童的计数能力 C C. 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D D. 儿童的守恒能力
查看
单选
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恰当的做法是()。
A 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B B.引导幼儿识别常见食物的形状 C C.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说出总数 D D.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
查看
单选
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是( )。
A A. 讲授制 B B. 五指活动 C C. 感官教育 D D. 艺友制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