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材料:今天的语文课是一堂公开课,按平时上课的惯例,我应该依学号顺序抽一名学生进行课前“一分钟讲演”。直到上课铃响起时,我还在犹豫,今天的公开课是否取消这个“节目”。因为这次讲演正轮到魏霞,而她是一个说话结结巴巴的胆小的女同学,如果她没说好,岂不是“杀”了我这堂公开课的“风景”? 但是,不容我多想,当师生互相问好以后,我正准备直接讲课时,魏霞同学竟然举起手并用哆嗦的声音说:“李……老师,今天……该我……讲演……”我只好让她走上讲台发表演说,内容是报告当天的新闻,她的声音照样结结巴巴,但比平时要稍微大声一些,而且看得出来,她事前是做了相当认真的准备的,仅凭这一点,我就应该鼓励她,而且相信她会受到鼓舞的。 正当我准备热情洋溢地表扬她一番时,我脑子里突然转了一个弯,何不把我个人对她的表扬变成全班同学对她的赞赏呢?于是,我有意问全班同学:“比起过去,魏霞同学的进步大不大啊?”“大!”同学们一致说。“好!那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魏霞的进步表示祝贺!”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来自同学们的鼓励无疑让魏霞振奋,因为,这以后她课堂上主动发言的次数就越来越多了。 结合相关知识,评析这位老师的做法。

正确答案
由于遗传、后天训练等的不同,每个学生在同一成长阶段所展现出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青睐,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往往成为被忽略的群体。他们平时表现的机会不多,得到表扬的机会也少,即使有所进步,但由于进步的微小,一般也难以引起老师的重视。如何对这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进行教育,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其实,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这些平时表现机会不多、沉默寡言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于他们所取得的进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才有可能逐渐激发他们好学向上的动机,促进他们取得进步。在该材料中,这位教师灵活处理课堂,抓住课堂中的闪光点,把对魏霞的表扬变为大家对她的认同和鼓励,这极大地振奋了魏霞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该同学的自信并促进了她的成长。@##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A 焦虑 B 紧张 C 情绪低落 D 注意障碍
查看
单选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王阳明5岁还不能开口说话。却能默背祖父众多藏书。这说明()。
A 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B 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 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 D 人的发展具有整体性
查看
单选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 否认 B 文饰 C 投射 D 幻想
查看
单选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
A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B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 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
查看
单选
“小明既聪明又勤奋”,该评价涉及的心理现象是()。
A 气质和意志 B 能力和性格 C 能力和气质 D 性格和气质
查看
单选
在课程目标评价的主要模式中,目标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
A 泰勒 B 斯克里文 C 杜威 D 布鲁纳
查看
单选
我国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实行的是()。
A 四四四制 B 五四三制 C 六三三制 D 八四制
查看
单选
说粤语的人很难说好普通话,主要受()的影响。
A 正迁移 B 原型 C 负迁移 D 心向
查看
单选
教师专业理想确立、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是()。
A 师范教育 B 入职培训 C 在职培训 D 自我教育
查看
单选
富勒等人的研究认为,衡量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能否自觉关注()。
A 生存 B 情境 C 学生 D 名望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