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同”指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读者则通过阅读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认同不仅要考虑现实的读者,同时也要寻求未来读者的认同。
①作者要寻觅知音,得到现实读者的认同。
②作者通过提供读物获得市场的认同。
③作者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中寻求认同。
④读者通过阅读建立与作者的认同。
(2)“开放的写作”是指文学家写作对潜在读者的想象,既要有向现实和未来读者寻求认同的过程,也要有对已有传统的再确认过程;即要有具备过去、现实和未来开创性视野的写作。
作者最后得出这一结论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
①面对过去,写作要对传统再确认,要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扬弃精神。无论是继承、质疑和挑战都是对传统的重要回应。这就属于古代的写作,作者只能对未来的读者加以想象,其特点具有未来性和想象性,他们只能在孤寂中建立岛屿,期待与读者相遇。
②面对现实,写作要有自己的目标受众,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达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一点即是在现实写作中,作家需要具有传统性,需要试图与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文学先辈对话。
③面对未来,“文章千古事”写作的动力来源于对未来读者的想象。永远向着未来开拓。这就指向了对未来要有开拓性的见解,鲁迅先生代表了近现代的新高度,做出了新的文学变革。
综上,可得“开放的写作”应该是指有清晰的写作目标,同时以传统为底蕴,立足现实而又具有未来性、开拓性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