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材料分析题 材料题三: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寻觅知音,而读者则通过阅读(有时还需借助于文学研究和批评),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在文学写作过程中,一个作家采取怎样的叙事姿态,使用怎样的技巧和语言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对自己读者的想象与设定。在当今时代,很多作家都习惯了为现实的读者写作。作家通过区分不同的读者类型,针对特定的阅读对象,使用相应的语言和叙事策略,为他们提供读物,从而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同。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不仅考虑现实的读者,同时也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寻求认同。
  比如说,在文学出版、印刷、传播很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作家们的作品在当世的传播受到极大的限制。很多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在作者身后通过“抄本”而得以流传。对古代的作者而言,他们的写作大多没有任何商业报酬,也很少有现实的读者。正因为如此,他们只有对未来的读者加以想象,才能获得写作的基本动力。所谓的“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作家的写作也向未来敞开,当时不为人知,在后世却成为一代经典的作品,即便是在近代文学史上也比比皆是。所以说,文学本身就具有某种“待访”的性质:作家有点像是在茫茫大海上建立岛屿的人,而读者则像是航海者和旅行者。作家之所以在孤寂中建立岛屿,当然是希望有一天能与他们的读者相遇。
  对于另一些作家来说,他们的目光也会投向过去。他们试图与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文学先辈们进行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与先驱者所确立的文学标准对话。当然,他们也是跟自己内心的目标进行对话。每一个优秀的作家,心中都有一个隐秘而清晰的目标。读者和社会的认同、商业上的成功是一回事,而能否接近和达到这个目标,则是另一回事。就中国文学而言,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人确立了古典文学的标准,而鲁迅先生则代表了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和思想的新高度。也可以说,我们实际上面对着两个伟大的传统。我们置身于这两大传统之中,受到它们的护佑,分享它们的文学资源,向它们表达敬意,同时也在与它们进行对话,并尝试着作出新的文学变革。因此,任何有价值的写作,都是对传统的某种回应,即便是对传统的质疑和挑战(正像鲁迅先生所做过的那样),也是一种重要的回应。
  所以,严格地来说,文学写作中对读者的想象,既是一种向现实和未来读者寻求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传统的再确认过程。我认为,这种具备了过去、现实和未来开放性视野的创作,才称得上是一种开放的写作。
问题:
  (1)划线句“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中“认同”的含义是什么?(4分)
  (2)如何理解文末所言的“开放的写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正确答案
(1)“认同”指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读者则通过阅读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认同不仅要考虑现实的读者,同时也要寻求未来读者的认同。
  ①作者要寻觅知音,得到现实读者的认同。
  ②作者通过提供读物获得市场的认同。
  ③作者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中寻求认同。
  ④读者通过阅读建立与作者的认同。
  (2)“开放的写作”是指文学家写作对潜在读者的想象,既要有向现实和未来读者寻求认同的过程,也要有对已有传统的再确认过程;即要有具备过去、现实和未来开创性视野的写作。
  作者最后得出这一结论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
  ①面对过去,写作要对传统再确认,要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扬弃精神。无论是继承、质疑和挑战都是对传统的重要回应。这就属于古代的写作,作者只能对未来的读者加以想象,其特点具有未来性和想象性,他们只能在孤寂中建立岛屿,期待与读者相遇。
  ②面对现实,写作要有自己的目标受众,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达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一点即是在现实写作中,作家需要具有传统性,需要试图与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文学先辈对话。
  ③面对未来,“文章千古事”写作的动力来源于对未来读者的想象。永远向着未来开拓。这就指向了对未来要有开拓性的见解,鲁迅先生代表了近现代的新高度,做出了新的文学变革。
  综上,可得“开放的写作”应该是指有清晰的写作目标,同时以传统为底蕴,立足现实而又具有未来性、开拓性的写作。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A 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 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 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 D 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查看
单选
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
A 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 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 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D 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查看
单选
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石老师的做法()。
A 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B 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利措施 C 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 D 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查看
单选
吴老师把可从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提炼为若干主题进行研究,并发表系列论文,这表明吴老师具有()。
A 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 B 良好的可从管理能力 C 良好的课堂开发能力 D 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
查看
单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 财政拨款向农村倾斜 B 课程标准向农村倾斜 C 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D 学校建设向农村倾斜
查看
单选
某初级中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是()。
A 教育行政机关 B 纪检部门 C 公安机关 D 物价部门
查看
单选
某高中教师孙某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一定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依法()。
A 给予孙某行政处分 B 给予孙某行政处罚 C 取消孙某教师资格 D 给予孙某罚款处理
查看
单选
母亲杨某外出打工,将15岁的儿子小强留下长期单独居住。杨某的做法()。
A 合法,可以改善小强的物质生活条件 B 合法,可以提高小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C 不合法,不得让不满16周岁者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D 不合法,不得让不满18周岁者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查看
单选
某初中教师李某上课前发现部分学生未完成家庭作业,要求这部分学生完成后再进教师听课。李某的做法()。
A 合法,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B 合法,教师有教育学生的职责 C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 D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查看
单选
高一学生小峰的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小峰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权对小峰父母给予训诫的是()。
A 教育行政部门 B 公安机关 C 学校 D 人民法院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综合素质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