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老师经常采用即时表现评价,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即时表现评价()。
A 提问交流评价 B 课堂练习评价 C 课堂实验操作评价 D 纸笔测验
详情
单选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各容器中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与反应温度如表1所示,反应过程中甲、丙容器中 C0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小于40% C 达到平衡时,乙容器中的压强一定大于甲容器的2倍 D 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充入0.10 mol N0和0.10 molC02,此时v(正)<v(逆)
详情
单选
依据下列说法判断相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不合理的是()。
A 卤素单质Cl2、Br2、I2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 B Fe能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 碱金属单质K、Na、Li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D HClO3、H2SO4、H3PO4的酸性强弱
详情
单选
下列各物质能构成缓冲对的是()。
A NaHSO4和Na2SO3 B HCl和HAc C NaH2PO4和Na2HPO4 D NH4Cl和NH4Ac
详情
单选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是
A 支架式教学 B 情境式教学 C 探究式教学 D 启发式教学
详情
单选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最早发现并提纯抗疟新药青蒿素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结构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式为Cl15H2005 B 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C 与H202含有相似结构,具有杀菌作用 D 可以由低温萃取而得
详情
单选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详情
单选
实验者是化学实验的主体,其根本属性是()。
A 主体性 B 社会性 C 物质性 D 特殊性
详情
单选
下列有关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能与木炭反应,证明浓硝酸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酸性 B 铝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证明铝是两性元素 C 高温下Si02与Na2C03反应生成Na2Si03和C02,证明硅酸酸性强于碳酸 D 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用先加入过量溴化钠溶液,再用四氯化碳萃取的方法提纯
详情
分析
问答题 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是高中阶段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篇,生活中对于钠的相关应用也极为广泛。 请结合化学相关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元
详情
刷题小程序
中学教师笔试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