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测时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如下:
(1)测时前的准备
①根据测时的目的选择测时对象。测时对象确定后,调查人员要将测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向员工解释清楚,以便取得员工的配合,共同把测时工作做好。
②了解被测对象和加工作业方面的情况,如工种、技术等级、工龄、设备、工具、工作地布置、环境条件等。如果测时是为制定时间标准提供资料,则还需要在作业现场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如工作地服务、技术服务、合理布置工作地等。
③根据实际情况,将工序划分为操作或操作组。划分的原则是: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要分开;机动时间、手动时间和手工操作时间要分开。在划分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定时点,作为区分上下操作的界限,以保证每次观察记录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④测时最好在上班1—2小时后,待生产稳定后进行。测时观察的次数要根据生产类型、作业性质(机动、手动、机手并动)和工序延续时间的长短来确定。
(2)实地测时观察
测时观察通常采取连续测时法,就是按操作顺序,连续记录每个操作的起止时间。也可以采取整体法,即反复记录全部操作的延续时间。如果工序中的延续时间较短,不容易连续记录,也可以采用反复测时法。在测时过程中,调查人员应严格按照确定的“定时点”进行记录,如果出现中断或不正常的情况,应在测时表中注明。
(3)测时资料的整理、分析
①根据测时记录,删去不正常的数值,以便求出在正常条件下操作的延续时间。
②计算有效的观察次数,求出每一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
③计算稳定系数,检验每一项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的准确和可靠程度。
④由每个操作平均延续时间计算出工序的作业时间,再经过工时评定,得到符合定额水平的时间值并作为制定时间定额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