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教学设计题 根据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的节选: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总之,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要求:
(1)写出本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正确答案
【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实践的含义、构成要素以及实践的特点,能够判断哪些活动属于实践活动。
(2)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科学的实践观.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
实践的含义、构成要素、特点。
【教学难点】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提问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通过PPT展示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月球等,导入新课。
从古至今,人们对宇宙充满着憧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进行了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活动。可以说,在人类不懈的努力探索中,人类正在慢慢地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触及它真实的模样,那么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到底从何而来人的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中固有的,人的认识来自于实践。
那么什么是实践它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实践及其特点》。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实践的含义
过渡语:结合刚才提到的人类的探月活动,提问:探月活动的主体是谁.活动的对象是什么,这些活动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吗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探月活动的主体是人,对象是月球,也就是客观世界,这是物质性活动,把人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不是纯主观的活动。
得出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
是物质性活动而非纯主观的思维活动。总结出实践具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的物质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二)实践的特征
判断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①蜜蜂筑蜂房
②农民种庄稼
③小行星撞击地球
④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题方法
⑤教师教学
⑥教师备课
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⑧科学家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
学生讨论,找学生作答。
思考:这些实践活动分别属于实践的哪种基本形式呢
总结:人类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1.客观物质性
问题一:“工人建房子”是实践活动吗由哪几个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工人建房子”是实践活动,实践的构成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即客观世界,时间的手段是工具及其他设备。一方面,这些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因此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的实践也必然具有客观物质性。另一方面,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所以实践具
有客观物质性。
2.主观能动性
问题二:鸟儿筑巢和人类建造房子有没有区别为什么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鸟儿筑巢、蜜蜂建蜂房不是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是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而鸟儿筑巢是动物的本能活动,主观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实践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改造自然界还是改造人类社会,实践都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的
有目的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它表现在:其一,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其二,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
3.社会历史性
问题三:工人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能造好高楼大厦吗纯粹孤立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存在吗现在的工人造房子和古代的人造房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比如鲁滨逊漂流记的例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比如愚公移山的例子。所以.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环节三:巩固提高
黑格尔认为,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但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活动。费尔巴哈认为,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杜威认为,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程度高下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请同学们根据对实践含义的理解,简要分析一下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的不同。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
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第二,实践具有能动性;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环节四:小结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从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过程,可以看出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课下请同学们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出真知,那么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
环节五:板书设计
实践及其特点
一、实践的含义
二、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
(2)主观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如果汽油、柴油价格连续下跌,那么必然会对汽车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 作为替代品.油价的下跌会引起汽车需求量增加 B 作为替代品.油价的下跌会引起汽车需求量减少 C 作为互补品.油价的下跌会引起汽车需求量增加 D 作为互补品.油价的下跌会引起汽车需求量减少
查看
单选
伴随着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民间借贷“甚嚣尘上”。民间借贷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其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无论从短期、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良影响。下列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
单选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主进步、社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
单选
“移动互联网+手机支付+自行车租赁”催生了共享单车这一崭新的行业.共享单车正成为经济生活的一抹亮色。小橙车、小黄车、小蓝车……彩虹般的色彩装点了街巷。共享单车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
单选
“有一种行为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打包”。光盘和打包的行为( )。 ①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要具体分析 ②是求实心理主导消费。值得提倡 ③符合“量人为出。适度消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
单选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但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里蕴含的哲理是()。
A 事物的整体对部分具有统率作用 B 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 C 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查看
单选
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 )。 ①促进就业 ②提高恩格尔系数 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扩大社
A ④一③一① B ①一③一④ C ①一④一③ D ②一④一③
查看
单选
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从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角度讲,这句话启示我们( )。
A 必须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B 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 C 一个人应有远大理想 D 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都应提倡
查看
单选
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
A 属于公共物品 B 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 C 使用价值不大 D 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
查看
单选
某老师是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该老师无论讲授什么内容均采用温故知新导入的方式,该老师的授课违背了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 )。
A 启发性原则 B 有效性原则 C 时效性原则 D 针对性原则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政治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