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根据流程图,指出捕捉与利用学生资源要经历哪几个环节
(2)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什么要捕捉与利用学生资源

正确答案
(1)我们可将对学生资源的捕捉与利用过程分解为以下环节:产生与表现环节、发现与捕捉环节、分析与使用环节。
学生资源的自发生成到利用为一条主线(主动资源的产生利用):学生资源显现——教师发现后捕捉——教师分析(或学生分析)、判断价值后利用;学生资源的被动生成到利用为另一条主线(被动资源的产生利用):
在教师的有意激发下学生资源显现——教师发现并捕捉——教师分析(或学生分析)、判断价值后利用。两条主线后有一共同分支,即在处理结束后可能还会有再设计环节(进入下一个学生资源的生成捕捉和利用阶段),教师在一次资源捕捉利用后再设计,促使二次学生资源生成,教师再分析、利用。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学生不应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而更应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审视和发掘。学生真实生活体验的鲜活性,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探索经历的过程、结果及感受的多元性,都是弥足珍贵的课程资源。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研究一般学生和特定学生的情况,在教学中不仅要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体验、学习兴趣,而且要兼顾他们的差异,从而因材施教,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另外也要特别注意捕捉、开发和利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显现出的课程资源。须注意,学生资源的产生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主动资源是由学生自觉或自发产生出来的资源。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某老师在教学“科教兴国战略”时,结合“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成功对接这一案例,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所学知识。该老师的这一做法体现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原则是( )。
A A.理论联系实际 B B.循序渐进 C C.自主学习 D D.因材施教
查看
单选
作为消费者,希望商品“质优价廉”,作为经营者,希望商品“质优价优”,尽管两者关注点不同,但都说明商品( )
A A.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 B.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C C.使用价值比价值更重要 D D.只有通过交换才有使用价值
查看
单选
斯瓦西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
A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查看
单选
日常生活中,我们到经济实惠的小餐馆去吃饭,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到家门口的小店买生活用品等等,为我们提供这些方便服务的往往是活跃在城乡的“草根经济”群体,“草根经济
A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 B B.我国基本分配方式的实施者 C C.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导者 D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查看
单选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人民政协的生命线。人民政协一头连着党政机关,一头连着群众。政协可以既做好各界群众的“代言人”,又当好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一t1,桥”
A A.①② B B.②③ C C.③④ D D.②④
查看
单选
某学校王老师在上完《亲子之间》的这节课后,向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回家帮父母做一件事情。这种做法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是( )。
A A.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好公民 B B.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C C.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 D D.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
查看
单选
百善孝为先,晋代的郭巨为节省粮食供养母亲而埋掉儿子。即24孝故事之“埋儿奉母”。对他的这一行为评价合理的是( )。
A A.郭巨为我们树立了敬老的道德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B B.应该批判继承。汲取其“孝”的精华思想 C C.郭巨的行为已经与我们今天的社会格格不入了 D D.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查看
单选
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
A A.①② B B.①③ C C.②④ D D.③④
查看
单选
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的课程资源观是( )。
A A.自主、合作、探究 B B.合作、共建、统一 C C.融合、开放、发展 D D.体验、感悟、践行
查看
单选
人类要提高核能利用的效率和安全性,做到趋利避害,最基本的要求是( )。
A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C.在实践中利用和改造规律 D D.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政治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