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设计】【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树立自信,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和悦纳自我的愉快心态,正确认识自我价值的优势。
2.能力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逐步找到树立自信的方法,能在对自我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塑造一个自信的自己。
3.知识目标
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懂得自信的心理品质——乐观、进取、专注有助于成功。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国家运动员孙杨在里约奥运会男子200m自由泳比赛前被记者问到是否有信心赢得比赛时回复了一句:“我是王”。
师:孙杨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冠军,是因为他身上有着什么样的品质?
生:自信。
教师总结:自信是成功人士的必备品质,是成功的基石。(板书课题: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环节二:合作探究.新课教学
探究一:“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
情境一:请一个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
问:是什么导致兔子输掉了比赛?
生:自负和自大。
情境二:小红比较胖,从来不穿裙子,也从来不跑步,害怕别人嘲笑自己,也很少主动和别人交流,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问:是什么导致小红变得孤僻起来?
生:自卑。
师:自负和自卑是一对孪生子,请大家说一说自负和自卑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自负和自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心态会使他们远离成功。
探究二:自信有助于成功
播放国家运动员孙杨的个人经历以及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0m自由泳决赛的视频。
问:因为自信,孙杨夺得了世界冠军。那么,自信者的身上有哪些有助于成功的心理品质呢?
学生每四个人一组,用5分钟的时间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下台巡视,查看学生的讨论情况。讨论结束后,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在学生的汇报基础上总结:自信者乐观、进取、专注,正是由于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者才可以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环节三、情感升华,巩固提高
用PPT展示古今中外关于自信的名人名言: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2)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
(3)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师;你还能说出哪些关于自信的名言警句或者人物故事?
学生自由回答。
环节四:共同小结、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自负和自卑的人会远离成功,自信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因为他们身上具备乐观、进取和专注的良好心理品质,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自信,相信自己!
作业:屈原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每个同学写一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激励自己在求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另外,请同学在下节课自愿分享自己的人生格言,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