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材料分析题 材料:科学课上,老师带领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 师:大家都会吹气球,今天我们换个玩法,请拿出矿泉水瓶,把气球放在瓶里在吹,看谁能把气球吹起来。 同学们跃跃欲试,可是努力了半天,谁也吹不起来。 师:为什么吹不起来呢?大家讨论一下,看看是否能找到原因。 同学们讨论了5分钟,仍没找到原因。 师:想象一下,如果吹气球时,老师把你们的气球紧紧握住,你们还能把气球吹起来吗? 生:不能。 师:想一想瓶子里是不是也有一只手把气球握住了呢? 同学们恍然大悟。 生:原来气球刚吹起来一点时,瓶子里的空气赶了出来,产生了压力,相当于一只手握住了气球。 师:说的对,空气是有压力的,你们已经把道理弄清楚了,赶紧想办法把气球吹起来吧。 同学们有的用小刀,有的用圆规,在瓶子上戳了几个洞,气球果然很容易就吹起来了。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探究教学的主要实施步骤。(10分) (2)小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意义。(10分)

正确答案
(1)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中所体现的实施步骤分别是: ①确定问题。探究式模式的教学总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在创设教学条件、环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在材料中,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通过问题“如何把气球吹起来”来创设与此学习对象相关的学习情境。 ②提出假设。教师尽量在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类推等方法不断产生假设,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引导他们对知识加以改组,从中发现必然联系,逐步形成比较正确的概念。材料中老师把气球放进瓶子里,让大家吹起来,可学生忙活大半天,依然没有成效。随即老师赶紧抛出问题,是否有东西 把气球“握”住了,来引起学生们的思考,并让学生讨论探索如何把问题解决。 ③验证假设。用其他类似的事例来对照检验已获得的概念的正误及正误的程度,靠进一步的定性分析使自己有一个较明确的判断。材料中经过老师的“引导”后,同学们纷纷动手实践摸索,有的用小刀,有的用圆规等来在瓶子上戳洞,把气球吹起来,验证之前的假设是否合理。 ④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可联系实际,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材料中同学们经过探索和老师的引导之后,明白了原理,学到了“知识”,然后通过知识的运用,最终成功地把气球吹起来。 (2)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步学会探究科学问题的策略,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意义为: ①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教师的角色已由过去的传授者变为了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
A 《论语》 B 《学记》 C 《理想国》 D 《雄辩术原理》
查看
单选
依据教育作用对象的不同,教育功能可划分为( ) 。
A 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B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C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D 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
查看
单选
“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教育观点出自( ) 。
A 《爱弥儿》 B 《教育漫话》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学》
查看
单选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
A 有利于教育原则 B 目标一致原则 C 有利于管理原则 D 可接受性原则
查看
单选
若一份调查问卷的所有问题都是封闭性问题,则该问卷属于( ) 。
A 结构性问卷 B 非结构性问卷 C 开放性问卷 D 综合性问卷
查看
单选
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身高、体重等方面有两个生长加速期。这表明儿童身体发展具有(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查看
单选
为预防营养不足导致的小学生缺铁性贫血,日常饮食中需要适当( )。
A 面包 B 水果 C 牛奶 D 鸡蛋
查看
单选
依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以严守社会秩序为取向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B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查看
单选
小龙最近总认为自己一事无成。为改变他的消极认识,徐老师对小龙说:“你还记得吗?你很多事情都做得很棒,还做过班干部呢!”这种心理辅导技术属于( )。
A 积极暗示技术 B 行为矫正技术 C 认知改变技术 D 情绪调控技术
查看
单选
为记住学过的知识,小学生常常采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念、动手写等多通道协同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计划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认知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