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材料分析题 材料:新学期,丁老师接任三(2)班班主任。上任第一天,她经过教室,映入眼帘的是:杂物满地,黑板上涂得乱七八糟,学生相互打闹、乱作一团。老师没说什么,只是请同学们到室外活动,自己开始打扫教室。打扫完毕后,丁老师请同学们回到教室里。往常上课说闹不止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变得“规矩”多了。 第二天一早,丁老师开始打扫卫生。同学们有点不好意思,对丁老师说:“老师让我们来打扫吧。”丁老师微笑着说:“这周我值日,下周大家转流做,我相信你们会做的更好。”本周的主题班会上,丁老师请同学们围绕“课堂纪律、班级卫生与我们的关系”展开讨论,并与大家一起制定了值日表。 从第二周开始,同学们轮流值日,每天的值日生都非常认真负责。到了期末,三(2)班赢得了卫生流动红旗,还被评为“优秀班级”。 问题: (1)试评析丁老师的教育行为。(10分) (2)小学教师管理班级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0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中丁老师的教育行为是值得肯定的,老师遵循了德育过程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遵循了德育的集体教育原则、严慈相济原则和民主公正、以身作则的班主任工作原则,恰当的运用了榜样示范法/品德修养指导法的德育方法。 ①丁老师遵循了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材料中,丁老师围绕学生的卫生意识,从道德认知出发,落实到道德行为,使学生品德协调发展。丁老师用实际行动和班级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得以养成良好习惯体现了以上内容。 ②丁老师遵循了集体教育原则、民主管理原则和严慈相济的原则。丁老师组织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全班学生树立爱护卫生的意识。丁老师对于学生不爱护卫生的行为并未进行严厉批评,但在后期班会当中同学生一起商量,制定课堂规则纪律,,讨论轮值表制定等体现了上述原则。 ③丁老师遵循了班主任以身作则的工作原则、恰当运用了榜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等。材料中,丁老师在看到教室脏乱的情况下,以身作则进行打扫的行为,让学生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感悟到爱护卫生人人有责,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体验了上述内容。 综上所述,丁老师严格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自身出发,引导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我们应该积极向其学习。 (2)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小学教师班级管理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方向性原则。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 ②全面管理原则。学生管理必须面向全体,从整体着眼。 ③自主参与原则。班级成员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 ④教管结合原则。班级管理者对学生既要坚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又要凭借必要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约束其行为,实行严格的教育管理。 ⑤全员激励原则。激励全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目标和班级总目标。 ⑥平行管理原则。管理者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
A 《论语》 B 《学记》 C 《理想国》 D 《雄辩术原理》
查看
单选
依据教育作用对象的不同,教育功能可划分为( ) 。
A 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B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C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D 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
查看
单选
“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教育观点出自( ) 。
A 《爱弥儿》 B 《教育漫话》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学》
查看
单选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
A 有利于教育原则 B 目标一致原则 C 有利于管理原则 D 可接受性原则
查看
单选
若一份调查问卷的所有问题都是封闭性问题,则该问卷属于( ) 。
A 结构性问卷 B 非结构性问卷 C 开放性问卷 D 综合性问卷
查看
单选
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身高、体重等方面有两个生长加速期。这表明儿童身体发展具有(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查看
单选
为预防营养不足导致的小学生缺铁性贫血,日常饮食中需要适当( )。
A 面包 B 水果 C 牛奶 D 鸡蛋
查看
单选
依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以严守社会秩序为取向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B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查看
单选
小龙最近总认为自己一事无成。为改变他的消极认识,徐老师对小龙说:“你还记得吗?你很多事情都做得很棒,还做过班干部呢!”这种心理辅导技术属于( )。
A 积极暗示技术 B 行为矫正技术 C 认知改变技术 D 情绪调控技术
查看
单选
为记住学过的知识,小学生常常采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念、动手写等多通道协同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计划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认知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