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高速公路项目第二合同段为隧道工程,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编制了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并依据风险评估结论,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
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在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中,对于洞口开挖如下施工规定:
(1)洞口边坡及仰坡自下而上进行开挖;
(2)洞口截、排水沟设施应在雨季和融雪期后完成;
(3)洞口永久性挡护工程应紧跟土石方开挖后尽早完成;
(4)洞口衬砌两侧端墙砌筑和墙背回填应分段,分层施工;
(5)洞门墙背排水设施应与洞门同步施工;
事件二: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隧道周边围岩变化和设计及勘察报告不符,原设计是Ⅲ级围岩,但实际发现检测发现围岩为Ⅳ级围岩,于是施工单位提出采取地表注浆处理的措施,来进行围岩加固,并提出地表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管水平设置。
(2)注浆管深度根据需要加固地层范围、隧道埋深确定,但不宜超过隧道底部开挖线以下0.5m。
(3)注浆管平面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4)注浆管应采用钢花管,钢管直径不宜小于60mm,在需加固地层范围的钢管管壁应留出浆孔,孔直径宜为8~12mm,间距宜为300~500mm。
(5)注浆管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验,找出合理注浆压力、单孔注浆量和注浆配比等参数再进行施工。
(6)相邻孔同时进行施工及注浆作业。
(7)注浆施工应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8)注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进行隧道开挖。
事件三:施工单位隧道开挖后,立即采用相关的初期支护措施,并进行隧道相关项目的监控量测。
事件四:施工单位在进行二次衬砌和仰拱时,监理工程师检查中发现:
(1)二次衬砌采用全断面衬砌台车,一次浇筑的线长度为6~12m;
(2)仰拱浇筑采用左右分幅的浇筑方式;
(3)仰拱和仰拱填充采用整体一次浇筑成型;
(4)经现场回弹测量,仰拱填充混凝土强度实测为85%,但现场出渣也同步进行作业;
问题:
1.事件一中,判断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2.事件二中,判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3.事件三中,写出施工单位在隧道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都有哪些?
4.事件四中,判断施工单位在进行衬砌和仰拱施工中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5.事件四中,二次衬砌施工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6.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1)不正确
正确做法:洞口边坡及仰坡自上而下进行开挖;
(2)不正确
正确做法:洞口截、排水沟设施应在雨季和融雪期前完成;
(3)正确
(4)不正确
正确做法:洞口衬砌两侧端墙砌筑和墙背回填应对称回填;
(5)正确
2.(1)不正确。改为:注浆管竖向设置。
(2)不正确。改为:注浆管深度根据需要加固地层范围、隧道埋深确定,但不宜超过隧道底部开挖线以下1.0m。
(3)正确。
(4)不正确。改为:注浆管应采用钢花管,钢管直径不宜小于70mm,在需加固地层范围的钢管管壁应留出浆孔,孔直径宜为8~12mm,间距宜为300~500mm。
(5)正确。
(6)不正确。改为:相邻孔不得同时施工,应在一孔注浆浆液终凝后,再进行相邻孔开孔。
(7)正确。
(8)不正确。改为:注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进行隧道开挖。
3.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①洞内、外观察;②地表下沉;③周边位移;④拱顶下沉;⑤拱脚下沉。
4.(1)正确二次衬砌采用全断面衬砌台车,一次浇筑的线长度为6~12m;
(2)不正确
改为:仰拱浇筑采用整体浇筑方式;
(3)不正确
改为:仰拱和仰拱填充不得一次浇筑成型;
(4)不正确
改为:仰拱填充混凝土强度为100%时,方可允许出渣车通行;
5.二次衬砌施作的具备的条件:
①二次衬砌前应铺设完成防水层;
②各项测试项目所显示的位移率明显减缓、并已基本稳定;
③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到预计位移量的80%~90%;
④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
6.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工程概况
②编制依据
③施工计划
④施工工艺技术
⑤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⑥劳动力计划
⑦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刷题小程序
案例分析(交通工程)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