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了生活实例导入、演示实验导人,利用了直观性原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借助生活中常见的过山车,引发学生积极讨论,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逐步将生活情境转化为物理模型。 在教师角色方面.李老师体现了学习引导者的角色,体现了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采用生活情境中常见的过山车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进而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小球什么情况下掉落”,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本节课的探究过程中。
在课堂气氛方面,李老师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自己意见,发挥学生个性奠定了基础。
(2)师:大家思考一下.如果小球要通过最高点,速度能否为零为什么
生:不能,速度为零小球就会掉下来。
师:速度既然不为零.那么在最高点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谁来提供的呢大家先来做一下受力分析。
生:小球通过最高点,受重力和轨道向内的支持力。
师:如果速度较小的时候呢这两个力是否会发生变化
生:支持力会减小。
师:那支持力减小为零的时候,谁来提供向心力呢
生:只有重力。
师:支持力会不会继续减小呢支持力变成负值的话,轨道给小球的力指向哪
生:力会向外,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师:因此,轨道给小球的力最小为多少
生:为零!
师:我们能算一下此时.小球的速度是多少吗
师:这个速度就是恰好能通过最高点的速度,此时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如果小球速度大于这个速度,小球的向心力将由重力和轨道向内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而且速度越大,轨道向内的支持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