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下面是某老师布置的一道习题和某位同学的解答。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小明利用实验室中两套相同的实验装置(图5),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
(2)调节铁架台上烧杯支架到酒精灯灯芯之间的距离.使两套装置灯芯到烧杯支架的距离相同
(3)在烧杯支架土放置石棉网,再在石棉网上放置烧杯(放置石棉网的目的是使烧杯不被烧坏);
(4)缓慢、反复提拉搅拌器,使水和煤油流动起来;
(5)记录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的温度;(加热时间不能过长,不能使煤油沸腾):实验结果:加热时间相同,煤油升高的温度比水的高,表明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大。
问题:
(1)什么是比热容
(2)指出学生解答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
(3)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正确答案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①“体积”错误,改为“质量”;③“不被烧坏”错误,改为“受热均匀”;④“水和煤油流动起来”错误。改为“水和煤油受热均匀”;⑤温度;煤油;“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大”错误,改为“水的比热容比煤油大”。
(3)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大家来回忆一下物质的比热容是怎么定义的呢
生: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生:可以在Q、m,都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水和煤油温度的变化,来推测c的大小。温度升高多.比热容反而小。
生:也可以在m,和Δt都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来推测c的大小。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就大。
师:对,要想研究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需要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一个可测量的因素。对比一下刚才两种做法,就会发现,在Q、m都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水和煤油温度的变化,来推测c的大小,比较好实现。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设计实验。
师: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我们怎样保证Q、m相同呢
生:烧杯中放入水和煤油的质量必须相同,要保证两组实验酒精灯状态相同,灯芯到烧杯支架的距离要相同。
师: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吗为什么呢大家对比一下烧杯底部和酒精灯可加热区域的大小。
生:哦,我知道了,烧杯底部大于酒精灯可加热区域,所以不能直接对烧杯加热。如果直接对烧杯加热.烧杯受热不均,会造成杯内液体局部爆沸。
师:对,严重的话,还会造成烧杯炸裂,所以大家做实验时,要保证安全,就要在烧杯下边放置石棉网。
师:同理,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什么
生:也是使上下液体受热均匀。
师:非常好,我们从比热容的计算式分析了实验的可行性,又从实验操作预估了实验注意事项,这类题目,大家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图1所示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声音的特性”一节的演示实验。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学习的相关知识是()。
A 响度 B 音调 C 音品 D 音色
查看
单选
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图2所示为某中学物理教科书介绍物理学家做实验的情境,该物理学家及他所做的这个实验为人类认识自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实验情
A 赫兹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波 B 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 库仑通过实验发现库仑定律 D 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查看
单选
“嫦娥四号”是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中的一颗人造卫星,设该卫星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绕月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上
A 月球的质量为 B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C 卫星绕行的速度为 D 卫星绕行的加速度为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空间某静电场的电势φ随x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p对应的电场强度E随x变化关系的是0。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以固定点电荷P为圆心作两个同心圆,如图4虚线所示。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其在a.b、c三点的加速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学生分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种形式,简述学生分组实验的作用。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教学中通常会用“示意图”表达物理情境.结合实例简述“示意图”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查看
分析
案例题 下面是某教师在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一课的教学片段。 老师:同学们,上课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液体压强,这节课,我们学习大气压强。 大家看PPT(图6)一起
查看
分析
教学设计题 某物理教科书关于“光的折射”一章某节展示的一张图片如图8所示。 任务: (1)简述光的折射规律。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作出光的折射规律示意图,并
查看
分析
教学设计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的内容标准:“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材料二某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物理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