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晨间活动时,琳琳跑到我面前,把一本绘本递给我,难过的说:“董老师,你看,谁把我这本书的封面撕掉了!”我接过绘本,对着平时比较淘气的涛涛说:“这肯定是你撕掉的!”涛涛抬起头看着我,摇了摇头,于是我生气的说:“你们把东西放下,都不要玩了,坐好。”孩子们都坐到了自己的椅子上,接着我又说:“到底是谁把书弄坏了,承认了,老师原谅你,如果不承认,被老师发现了就惨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没有人敢承认,看到孩子们露出了紧张不安的神情,我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有些不妥。
这时我突然想到了悄悄话的办法,我问孩子们:大家想不想把自己想说的悄悄话告诉老师啊?孩子们都点点头,然后就一个接一个凑到我耳边说,小军凑到我耳边小声道:“书皮是我弄坏的,刚才我看到这本书丢在地上想捡起来,可是,一使劲儿书皮就掉下来了。”我也悄悄的对他说:“谢谢你告诉老师,你主动把书捡起来,老师要表扬你。但把书皮弄坏了, 一会儿你能向琳琳道歉吗?”,军军笑着点点头,便过去向琳琳道歉。我对全班幼儿说:“刚才老师都错怪了涛涛,对不起!”
问: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价董老师的教育行为。 (14分)

正确答案
董老师的行为需要辩证的看待。有一部分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另一个部分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
首先,董老师做到了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勤思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材料中董老师面对幼儿提出的问题积极去解决引导,实际上是敬业的体现,但在一开始时方法不当,经过反思后积极改正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法。
其次,董老师做到了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材料中,董老师一开始二话不说就认为是淘气的涛涛做坏事,没有尊重涛涛的人格尊严,并且还在全班公开发表威胁言论。后来看到孩子们的神情紧张后反思改正,用悄悄话的形式引导小军承认错误。
再次,董老师做到了教书育人。要求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材料中,董老师经过反思后引导小军承认错误后向小琳道歉,在培养小军的良好品行。
再次,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语言规范,举止文明。材料中,董老师说被老师发现了你们就惨了的言论是带有威胁含义的,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后来反思改正后,言行举止更为文明,柔和,孩子们也更愿意听从。
总之,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要以董老师优秀的行为作为榜样学习,错误的行为加以避免。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磨课时,方老师语重心长的对姜老师说:“现阶段你要开始琢磨如何将自己所拥有的教学经验所提升形成自己善于驾驭且易于幼儿理解的教学表现方式。” 这表明姜老师目前所处的
A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B 生存关注阶段 C 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D 关注学生阶段
查看
单选
明明的父母怠于履行监护者义务,让明明长期处于无人照顾的状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当地民政部门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 对明明进行临时监护 B 对明明进行长期监护 C 撤销明明父母的监护资格 D 追究明明父母的刑事责任
查看
单选
迪士尼是美国动画片艺术先驱,一共获得20余项奥斯卡金像奖,创造了米老鼠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下列选项中,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动画片是( )。
A 木偶奇遇记 B 威力号汽船 C 灰姑娘 D 睡美人
查看
单选
李老师暑假参加同学聚会时,发现一些同学收入高于他很沮丧,一度想跳槽,可一开学,当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围着他分享暑假趣闻时,他顿时心情舒畅,跳槽念头全无。这表明了教师
A 自在性 B 主观性 C 精神性 D 无限性
查看
单选
青蛙是脊索动物门两栖纲的动物,成体青蛙已有肺,但在冬眠时,其呼吸主要依靠( )。
A 舌头 B 眼睛 C 皮肤 D 心脏
查看
单选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作家,被视为比肩列夫·托尔斯的俄罗斯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其作品的是( )。
A 《白痴》 B 《死魂灵》 C 《罪与罚》 D 《卡拉马佐夫兄弟》
查看
单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人员实行( )。
A 专业技术制度 B 管理职员制度 C 教师资格制度 D 教育职员制度
查看
单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原则( )。
A 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B 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C 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D 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查看
单选
语言活动时,侯老师摇着铃鼓提醒幼儿安静,可惜有部分幼儿吵吵闹闹的。这时,老师双手握空心拳,做出望远的动作,说“老师用望远镜望一望,看看哪个小朋友做的最神气?”孩
A 注重教学示范 B 注重幼儿情绪调控 C 注重班级管理 D 注重直观形象引导
查看
单选
杂交是不同属种或品种的动物或植物交配或结合,可分为天然杂交和人工杂交,中国人2000年前就注意到了杂交优势,此后不断利用杂交进行育种,明代有典籍记录了运用人工杂
A 《齐民要术》 B 《农桑辑要》 C 《天工开物》 D 《授时通考》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幼儿综合素质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