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材料分析题 班上的一些小朋友不喜欢洗手,有些小朋友虽然洗手,也只是简单地冲冲水就算了。户外活动后,韩老师把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念着儿歌认真地洗手,另一组暂时不洗手。韩老师拿出两块柚子皮,一组一块,让小朋友分别摸柚子皮内层,红红突然叫起来“黑了,黑了!”
果然,没洗手那组小朋友摸过的柚子皮内层已经黑乎乎了,韩老师趁机提问:“柚子皮为什么会变黑呀?”孩子们抢着说:“他们没洗手,手很脏”“手上有土,把柚子皮弄脏了”韩老师连忙引导:“这是我们能看见的,还有我们看不见的呢?”“细菌、病毒”,孩子们大声说。韩老师趁热打铁:“如果我们不洗手就拿东西吃,手上的脏东西会沾到食物上,脏东西进入我们的肚子,身体会怎么样?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孩子们叽喳地讨论开来,最后得出了“一定要认真洗手,做健康的小主人”的结论。活动结束后,没洗手的小朋友,立刻跑到洗手池边洗手,洗得格外认真,洗了手的小朋友中,有人感觉自己没洗干净,就认真地又洗了一遍。自此,小朋友们大都能自觉地去洗手,如果某个小朋友忘记洗手,其他的小朋友也会提醒他。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韩老师的教育行为。

正确答案
韩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1)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材料中韩老师并没有因为幼儿不会洗手而放弃了此方面的培养,而是结合“儿歌”、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导幼儿掌握洗手的重要性,遵从儿童是发展中的人的儿童观。
(2)儿童是独特的人。每个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各不相同,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长,韩老师应该将儿童看成独特的个体,因材施教。材料中韩老师将幼儿分成了两组,并且在活动中听从了孩子们的想法进而开展进一步的引导活动,遵从了这一点。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每个幼儿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材料中韩老师并没有直接讲解洗手的重要性,而是让幼儿自己实际操作,感知洗手的重要性以及不洗手的危害,遵从了这一点要求。
综上所述,韩老师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铭铭问吴老师“天上哪颗星星最亮?”吴老师说:“老师也不知道、回家后我们都去想办法找答案,好不好?”这说明吴老师能做到()。
A 尊重个体差异 B 公平对待幼儿 C 面向全体幼儿 D 引导幼儿探索答案
查看
单选
刚进园时,小朋友们试图用旋转的方法打开水龙头,不出水就大声叫老师、这时蒋老师没有急于出手帮助,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试、很快小朋友们发现,提起开关,水就流出来,按下
A 教师的主体作用 B 游戏的促进作用 C 幼儿的亲身体验 D 环境的积极影响
查看
单选
中(1)班有一个现象:一个孩子向杨老师“告状”其他孩子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告状”,孩子们吵嚷嚷,班上乱成一锅粥、杨老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A 不理所有“告状”的孩子 B 先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再行处理问题 C 所有“告状”的孩子 D 选取部分孩子的“告状”予以解决
查看
单选
沈老师在指导新教师时说:“学习和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对做好工作极为重要。”沈老师强调的是()
A 幼儿发展知识的学习 B 通识性知识的学习 C 保教知识的学习 D 领域知识的学习。
查看
单选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信仰自由权 C 通信自由权 D 教育自由权
查看
单选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指的“儿童”是()
A 18岁以下的任何人 B 16岁以下的任何人 C 10岁以下的任何人 D 6岁以下的任何
查看
单选
为解决新建小区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某房产开发公司在所建小区引入了一家由某教育发展集团独资民办的幼儿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有权确立该幼儿园管理体制
A 当地人民政府 B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C 该教育集团 D 该房产开发公司
查看
单选
某幼儿园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从所有教师工资中扣除100元用于订阅专业刊物。该园
A 合法,幼儿园有权管理和使用本单位经费 B 合法,幼儿园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 C 不合法,侵犯了教师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 D 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自由
查看
单选
未成年学生孔某在逛超市的时候,管理人员怀疑他偷拿物品,并对他进行了强制搜身。该超市侵犯孔某的权利是()
A 名誉权 B 人身自由权 C 生命健康权 D 隐私权
查看
单选
某幼儿园在上学期为大班开设了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课程。该幼儿园的做法()
A 正确,幼儿园有权安排教学活动 B 不正确,这些内容应设在大班下学期 C 正确,有利于实现幼小接 D 不正确,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幼儿综合素质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