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猫》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状物散文,其写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语言平实。文中生动活泼的口语以及亲切交谈的口吻的运用,不仅将作者眼中的猫真切鲜活地展现了出来,还使得文章读来上口,听来入耳,亲切有味,富有表现力,于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显现出作者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
②语气含情。文中使用了较多的口语、短句,并且常常于句中添加语气词。如“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一个“吧”字,将作者对猫的性格捉摸不透的语气情态以及对猫的宠溺喜爱之情完整地传达了出来。
③人称亲切。文句“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面对所有读者,一个称呼——“你”,使用巧妙,意为“不管是谁”,其强调的是不仅“我”喜欢猫,任何人见了都会喜爱它。这样安排,不仅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更使读者通过角色代入,体会到猫之可爱,感受到作者爱猫之深。
④巧用修辞。作者在对猫的描写中成功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猫的一举一动在作者笔下都具有人格化的意味,读后倍感风趣幽默。如“决定要出去玩玩”“撞疼了也不哭”“抱着花枝打秋千”等处用语,简直将猫写“活”了,这种拟人化的描写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能激发儿童的欣赏趣味和学习乐趣。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乖”“凭”等7个生字,会写“性”“格”等13个生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无忧无虑”“变化多端”“生气勃勃”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性格特点,掌握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赏析关键字和词句,把握作者将猫的特点具化并表达出爱猫之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并掌握作者抓住写作对象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导人环节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课件出示:黑猫警长、蓝猫、叮当猫等图片)
生:黑猫警长!蓝猫!叮当猫!
师(笑):看来同学们和它们已经是老朋友啦!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黑猫警长、蓝猫、叮当猫是以哪种小动物为设计原型的呢
生:猫!(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猫吗为什么呢
生:小猫毛绒绒的.摸起来软软的。
生:猫是抓鼠小能手!
生:我很喜欢猫!我们家就养了一只。我喜欢猫,不仅仅是因为它柔软乖巧,还因为它的调皮淘气。我烦恼的时候它的调皮淘气能逗我开心,我兴奋的时候它的柔软乖巧又能使我静心。总之,它的一举一动都让我觉得分外可爱,我特别喜欢我家的猫。
师:你说得真好!看来你家的猫在你的心里占有很重的位置。猫确实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和你们一样,也特别喜欢他家的猫。大家想不想知道老舍先生家的猫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打开书,来看一看老舍先生的《猫》。
【设计意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学导入不仅要与文本有相关性,更要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上述导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展示以猫为原型的卡通人物和发问喜欢猫的原因,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生熟知的猫的特点引入对老舍先生笔下猫的探究,既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结合,又富有启发性,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