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教学设计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动作方法:两腿弯曲,上体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控球,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轴上下摆动,手腕下压将球控制在身体的左右侧。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篮球原地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三种“篮球原地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

正确答案
(1)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教学难点:掌握以肘为轴的拍球动作,掌心空出,眼看前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篮球的球性,初步掌握篮球运球的技术要领,并能运用到游戏当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境设置、小组探究,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灵敏性、协调性、力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对篮球的兴趣。
(3)练习方法
练习方法一:学生原地顺时针分别练习从上到下的绕球动作:头部绕球、腰部绕球、膝部绕球等动作.熟练后逆时针进行;随后进行从底线到中线的往返行进间胯下八字绕球练习。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的基本球性,使学生体验对球的控制感,激发学习兴趣。
练习方法二:学生面对面分列两排,教师示范讲解技术动作,两列学生跟随教师动作分别进行模仿练习,一列学生练习时另一列学生按教师所授的动作要求纠正另一列学生的动作,教师在一旁指导,最后进行技术总结。
【设计意图】
塑造、巩固学生正确的运球动作,使学生能够发现错误并能及时改正。
练习方法三:加大难度,进行半蹲拍球、圈蹲拍球、单脚跪地拍球、坐拍球等动作的训练.熟练后换非利手进行进一步训练。
【设计意图】
多样化地进行拍球训练,在进一步训练学生球性、运球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对篮球课学习的兴趣。
练习方法四:学生原地进行拍球训练,教师用手比出相应数字,学生回答,看谁在球不掉到地上的前提下报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对球运行轨迹的感觉,即在两眼平视前方的情况下准确地原地运球,拍球时动作准确到位。并且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作用。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以下因素中,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水平 C 文化 D 人口
查看
单选
诺笃尔普认为,“在事实上个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只是因为他生活在人群之中,并且参加社会生活。”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
A 伦理本位论 B 科学本位论 C 社会本位论 D 个人本位论
查看
单选
记忆过程包括( )。
A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B 识记、保持、联想 C 识记、联想、回忆 D 识记、保持、遗忘
查看
单选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 )。
A 形象记忆 B 动作记忆 C 情绪记忆 D 逻辑记忆
查看
单选
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说中的( )。
A 生物起源说 B 心理起源说 C 劳动起源说 D 交往起源说
查看
单选
下列儿童溺水时采取的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使溺水者仰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 B 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污物 C 把溺水者腹中的水倒出 D 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
查看
单选
少先队活动要有利于少年儿童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也是少年儿童自身成长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的需要。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 )
A 自主性 B 实践性 C 创造性 D 教育性
查看
单选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 )
A 能够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的意思 B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中优美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C 能说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D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查看
单选
李老师在教《落花生》一课时,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该做什么样的人。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 讲授法 B 讨论法 C 谈话法 D 发现法
查看
单选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 复杂性 B 示范性 C 创造性 D 合作性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