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材料:
有一天,三年级二班的王小明同学在自习课上大声喧哗,不仅不听值日学生干部的制止,反而反唇相讥,值日干部要将这位学生拉到讲台前站着,结果两人闹别扭,在教室大吵大闹,大有兵戎相见之势。这时班主任进入教室,见到这种状况并没有立即批评他们,而是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班主任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老师假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说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这一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大家情不自禁地“哇”了一声。他们的吵架也在大家的小声议论中慢慢淡去了。
问题:
(1)请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8分)
(2)班主任应该如何调解班干部和同学问的矛盾?(12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中的王小明与班干部出现课堂突发事件是由班级未形成良好的生生关系造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第一,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弱,无法意识到纪律的重要性。虽然形成了初步的道德观念,但缺乏正确的道德意志或道德行为。材料中,王小明同学在自习课大声喧哗,不仅不听值日学生干部的制止,反而反唇相讥,是这场冲突的导火索。
第二,班干部管理没有采取正确的工作方法。材料中学生干部虽责任心很强,但方法不当,致使双方矛盾恶化。不仅没有很好地处理纪律问题,反而使自己和其他同学产生了争执,造成了不良影响。
(2)班干部是班级的领导核心,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一旦班干部和同学发生矛盾,班主任要具体分析,把解决矛盾的过程变成一种对班干部和其他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帮助班干部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班干部的作用是组织、维系同学之间和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组织大家共同参与班级事务。在处理事情时,不能简单地模仿老师的方式方法。
其次,教师对班干部要严格要求,不能姑息和溺爱,防止给同学留下偏袒班干部的印象,以免造成学生间的矛盾。
最后,教师要指导班干部学会良好的沟通技巧。比如善于倾听、换位思考,当大家情绪都很激动的时候,不要当堂驳斥同学或与同学发生争论。作为班干部,有时候会批评同学,但也要注意技巧。要明白,批评决不是“贬低”。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以下因素中,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水平 C 文化 D 人口
查看
单选
诺笃尔普认为,“在事实上个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只是因为他生活在人群之中,并且参加社会生活。”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
A 伦理本位论 B 科学本位论 C 社会本位论 D 个人本位论
查看
单选
记忆过程包括( )。
A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B 识记、保持、联想 C 识记、联想、回忆 D 识记、保持、遗忘
查看
单选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 )。
A 形象记忆 B 动作记忆 C 情绪记忆 D 逻辑记忆
查看
单选
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说中的( )。
A 生物起源说 B 心理起源说 C 劳动起源说 D 交往起源说
查看
单选
下列儿童溺水时采取的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使溺水者仰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 B 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污物 C 把溺水者腹中的水倒出 D 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
查看
单选
少先队活动要有利于少年儿童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也是少年儿童自身成长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的需要。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 )
A 自主性 B 实践性 C 创造性 D 教育性
查看
单选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 )
A 能够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的意思 B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中优美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C 能说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D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查看
单选
李老师在教《落花生》一课时,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该做什么样的人。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 讲授法 B 讨论法 C 谈话法 D 发现法
查看
单选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 复杂性 B 示范性 C 创造性 D 合作性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