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象形文字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象形文字,又称表意文字,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
特征:①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
②利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了解象形文字,根据字意进行联想和添加,创作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动手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动手能力得到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象形文字的魅力,感受创作的乐趣。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新授:
1.欣赏感知
对比“雨”的象形文字和现代文字,学生对作品进行自主观察,并思考该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这象形文字跟平时下雨的情景很像,感觉像图画。
教师总结:对象形文字含义进行讲解,象形文字,又称表意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是-种最古老的字体。
设计意图:内容简单,学生可以自主解决。启发性教学加上直观图片,激发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究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象形文字的特点进行讨论与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全鈁位探索。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象形文字是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这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用象形文字进行联想和想象,你们会如何添加背景与创作?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可以通过字意进行图案的添加和背景的想象,还可以运用颜色叠加或水油分离的方法进行涂色。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借助集体的力量分析和讨论问题。锻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