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数学与科学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和包含的运算规律。(8 分)
(2)如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规定教学目标,(12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针对重点、难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0 分)

正确答案
(1) 转化的数学思想。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
(2)①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体会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常用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激发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3)一、情境导入
课件呈现超市购物情境,让学生找出含有的数学信息:水杯的单价为3.2元,跳绳的单价为4元,苹果的单价为4.98元,提问:买3只同样的水杯需要多少钱?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一《小数乘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
二、新课讲授
①小组讨论问题
可能会有下列方法: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2角x3=96角。
方法4:竖式笔算3.2元x3=9.6元。
着重讲解方法4。
②教师总结,在解决买水杯一共用多少钱时,有不同的方法。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能够化成以角或分做单位的整数乘法来实行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在现实情景中用不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然后通过对方法4的讨论,在培养学生估算、计算水平的同时,感悟小数乘整数还能够先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初步感悟算理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小数乘整数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作答,完成后教师针对结果给予评价并总结。
学生练习,并分享答案。
学生互评,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算法的理解。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教师进行查漏补缺。
[设计意图]由学生做总结,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五、布置作业
发现身边的小数乘整数,并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表明教育的本质是
A 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 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C 传递人类文化的活动 D 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查看
单选
在小学阶段,榜样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主要是将道德规范
A 具体化与人格化 B 标准化与系统化 C 标准化与制度化 D 人格化与系统化
查看
单选
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强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制是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戌学制 D 壬子癸丑学制
查看
单选
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人口
查看
单选
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了世界观教育,并指明实现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 德育 B 智育 C 美育 D 体育
查看
单选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 繁重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长期性
查看
单选
夏季,师生在操场活动时突然遇到雷雨天气,最安全的做法是
A 站在空旷的地方 B 在大树下避雨 C 在建筑物下避雨 D 立即进入建筑物内并关闭门窗
查看
单选
小学生在学习加法时,需要利用小石子、小木棒、手指等完成计算活动,依据加里培林儿童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理论,这种智力活动处于
A 活动的定向阶段 B 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C 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D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查看
单选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经常用“参与、交流、经历、发现、探索 "等行为助词表述的属于
A 知识与技能目标 B 行为与实践标 C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查看
单选
在下列选自《学记》的语句中,体现教学语言应简约生动的是
A 学不躐等 B 开而弗达 C 禁于未发 D 罕譬而喻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