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材料:
在一次关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研讨会上,一位小学校长将学生比喻成鲜花,他说:“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的等待,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而且有的迟开的花苞盛开时可能会更鲜艳、更长久。我们要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接受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帮助他,促进他。
问题:
(1)分析该校长发言中所蕴含的学生观。(10分)
(2)结合材料谈谈小学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观。(10分)

正确答案
(1)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学生观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材料中,校长谈到“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的等待,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这句话体现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耐心地、积极地促进学生发展。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材料中,校长谈到““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表达了学生之间具有个体差异性,需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材料中,校长谈到要“尊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树立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的教育观念
①树立新型的学习观,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②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③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更关注学生本身。
④树立符合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理念的评价观,评价的目的为促进发展,评价主体和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更注重评价过程。
(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中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 启发诱导 B 因材施教 C 有教无类 D 诲人不倦
查看
单选
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查看
单选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宗迪恩会议上提出:“每一个人一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一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提倡教育应具有( )
A 全面性 B 全民性 C 基础性 D 义务性
查看
单选
2016年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提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是( )。
A 公民教育 B 宪法教育 C 纪律教育 D 核心价值观教育
查看
单选
做“好老师””应该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特质。这是由下列哪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 )。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查看
单选
小学生疾跑后不能立刻站立不动或坐下,须继续慢跑一小会儿,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低血糖晕倒 B 有利于氧债的偿还 C 防止重力性休克 D 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查看
单选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若要求学生完成较容易的学习任务,教师的学习动机强度控制在( )。
A 较高水平 B 较低水平 C 中等水平 D 任意水平
查看
单选
小学生在背诵一篇较长课文时,往往中间部分比开头和末尾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其记忆受到了( )。
A 前摄抑制 B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C 倒摄抑制 D 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查看
单选
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
A 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B 学习目的是否为解决问题 C 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D 学习内容是否由学生发现
查看
单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赏识与期望后常常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 )。
A 蝴蝶效应 B 鲶鱼效应 C 马太效应 D 罗森塔尔效应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