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强调内容的典范性,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指的是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体悟文本的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
本篇课文属于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抒情诗,此诗亦是诗人对黄河唱出的颂歌,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诗人用澎湃的词语热情地讴歌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壮大起到保护作用,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体会作者所歌颂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感受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在讲解黄河形象和气势的时候,教师应该采用反复品读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描写黄河的句子,从而理解黄河的伟大、坚强的精神。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对“黄河是“摇篮’,是“屏障”的内涵产生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探讨,并借助背景知识,从而加深对黄河品质的认知和领会,把握黄河恢宏磅磷的气势,以及所具有的民族精神和信念。
通过学习,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进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