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文言知识,明确文中四子志向的内涵和孔子对四子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语言,感受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细读对话,结合现实生活,领悟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理想。
设计依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知识与文化常识。故设定了目标(1)和(2)。
(2)教材。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 中华文明之光”,单元的核心任务为:肖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扎实地理解文本,注意站在当代立场反思古人的智慧,并与现实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对古人社会理想与生存姿态的认识水平。故设定了目标(3).
(3)学情。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本文篇幅短小,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基本内容。但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 咬文嚼字”的意识需要转变,细读文本和深度阅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在之前有接触过《论语》,但理解不深,对孔子的思想、追求等并不是很了解。故设定了目标(2) 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