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研
最新考研题库
中外美术史23新版
建筑类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医学类
主治类
执业药师
护师(初级)资格证考试
主管护师(中级)资格证考试
护士资格证考试
医师类
中药学类
金融类
基金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财会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教师类
中学教师笔试
小学教师笔试
幼儿教师笔试
幼儿结构化面试
幼儿专业面试
中小学结构化面试
学历提升
成考(专升本)
成考(高起本、高起专)
自考
网校课程
登录
注册好礼
我的主页
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语文
>
阅读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某教师想借助《说“木叶”》这篇课文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围绕节选的重点
单选
阅读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某教师想借助《说“木叶”》这篇课文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围绕节选的重点段落设计批判性阅读任务。课文节选内容如下: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围绕上述内容设计的相关批判性阅读任务,合适的是( )。
A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B 勾画出体现诗歌语言特征的关键语句
C 概括“木叶”与“落叶”的内涵差异
D 评析作者论述“木叶”相关问题的思路
正确答案
D
查看解析
搜索
相关试题
单选
教师设计“科普之光”专题阅读,围绕专题选择阅读篇目。下列适合的是( )。
A 茅以异《桥话》 B 冯骥才《珍珠鸟》 C 许地山《落花生》 D 瞿秋白《一种云》
查看
单选
学习选修课程“古代诗歌意象”,学生了解到很多意象具有“游子”的含义,大家纷纷举例。下列诗句不恰当的是( )。
A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B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李白《赠裴十四》) C 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白居易《答微之》) D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王维《伊州歌》)
查看
单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下列教学行为体现了该要求的是( )。
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并翻译文言课文 B 教师让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 C 教师让学生学习并总结“之”的用法 D 教师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文言课文
查看
单选
教师讲解文言文专题,要求学生梳理“宾语前置”句式。下列语句符合要求的是( )。
A 因击沛公于坐 B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 请息交以绝游 D 求人可使报秦者
查看
单选
在“魅力广告语”学习活动中,教师出示献血广告“但愿人长久,热血注心田”,请学生参照这个例子,化用诗歌名句仿写。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 献血献爱心,血浓隋更浓 B 以我热血,点燃他人生命之光 C 鲜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 D 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
查看
单选
教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运用典故的诗句。下列不适合的是( )。
A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B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C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D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查看
单选
教学《(孟子)选读》,教师设计了初级、中级、高级的分层作业供学生选择。下列对该做法的分析恰当的是( )。
A 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B 教师意在增加阅读训练强度 C 教师重视学生学以致用 D 教师追求作业设计新颖别致
查看
单选
教学《前赤壁赋》,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壬戌”采用的是我国自古以来使用的干支纪年法 B “既望”是指阴历每月初二,“望”是指每月初一 C “美人”常被古人当成明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 “赋”是一种古代文体,发展到宋代时叫“文赋”
查看
单选
学习“演讲辞”单元,教师组织学生举办演讲比赛,自主设计海报和请柬,制定活动流程和评价表。下列对该做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创设了基于生活的学习情境 B 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C 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活动平台 D 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查看
单选
某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师围绕“教材使用”展开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教材的编排对我们设计教学方案很有帮助,但学情也不容忽视 B 要严格按教材来教,不然大家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还不乱套了 C 教材就是个材料,我们自己心里最有数,擅长教什么就教什么 D 教材可以看看,真正教的时候,还要遵循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查看
刷题小程序
热门试卷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考后更新)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