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不要和父母算“经济账”
①生活中,我们经常把为父母干点儿活为获得“人生中第一桶金”的机会,于是就把这笔“经济账”算得相当清楚。姑且不说从父母那里要钱多么缺乏合理性,为父母办事就要钱在根儿上就不对,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更多的应该是感情而不应该是利益。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么多年付出无数的心血把我们拉扯大,我们又有什么资格通过这样的理由去找父母要钱呢?
②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他把自己一周干的活儿全写下来,列了一个详细的账单,上面写清了干了什么活儿,干了几次,要收几美元,他把账单给了他妈妈。他妈妈看后,照着账单把钱如数给了他。同时也给了小男孩一份账单,上面写得也很清楚,给了你生命,供你吃穿,供你上学……但最后收费那里只写了一个零。小男孩看完后,羞愧地把钱还给了母亲。
③我们不应该觉得父母的关爱和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爱是相互的,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应有所补偿。当我们斤斤计较的时候,可曾想过父母为我们付出过多少?如果和父母算经济账,我们是算不清,也算不起的。
④孩子和父母算经济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小受到父母的不良影响。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喜欢在孩子干点儿活后给一些零钱。不管是出于什么情感,这种做法会让孩子从小就觉得付出和物质回报应该成正比。孩子帮父母办事要钱就觉得理所当然了。并且,父母给的次数越多,孩子也许还会变本加利。比如,父母要孩子买东西,他们会按快递收费。父母要求加快速度,他们还会究结普快和特快的差价问题。常此以往,对下一代乃至整个家庭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这些问题,对孩子的物质奖励要适度,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是经济交往关系。如果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的话,那这个人就太悲哀了。
⑤让我们正确看待帮父母做事这个问题,不要和父母算“经济账”,要多去翻“感情账”。
指出该习作的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展开分析。

正确答案
缺点:论证缺乏说服力。 分析:①习作的核心论点是“不要和父母算‘经济账’”。在论证这一论点的过程中,作者先借小男孩和父母算“经济账”的例子引出论点,再由此生发出对孩子不应和父母算“经济账”的理由以及出现孩子和父母算“经济账”的原因的分析,最后收束全文,再次指明论点。然而,这一论证看似完整,实则缺乏对“和父母算‘经济账’的负面影响”的充足的道理论证,不足以支撑全文论点,其论证论据不足,缺乏说服力。
②论证方法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章的说服力。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很多种,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不同的论证方法在文中具有不同的强化论证作用。本篇文章只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说服力不足。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下列含有“云”意象的诗句,意在表现人生哲理的是( )
A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B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D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查看
单选
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引入其他相关小说名作,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妙处。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
A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B 孙犁《芦花荡》 C 鲁迅《社戏》 D 海明威《老人与海》
查看
单选
教研组准备在高一年级开展散文专题教学,围绕“乡土情怀”选择阅读篇目。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
A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B 贾平凹《秦腔》 C 蒙田《热爱生命》 D 富尔格姆《信条》
查看
单选
学完《雷雨》,教师向学生介绍欧洲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的创作原则。下列遵循这一原则的代表作是( )
A 关汉卿《窦娥冤》 B 郭沫若《屈原》 C 莫里哀《伪君子》 D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查看
单选
研读古代文化经典时,教师提醒学生梳理文中重要字词。下列字词释义不正确的是( )
A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效:效仿)(《庄子?逍遥游》) B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戚戚:忧愁,哀伤)(《论语?述而》) C 道可道,非常道(第三个“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老子?上篇》) D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罟:网)(《孟子?梁惠王上》)
查看
单选
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建议学生自主归纳常见文言虚词“则”的用法。下列语句中的“则”表示承接关系的是( )
A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D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查看
单选
讲解《锦瑟》时,教师列举含有典故的诗句,向学生解释古代诗词创作的用典传统。下列诗句不适合的是( )
A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C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D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查看
单选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时,教师举例说明成语使用的注意事项。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田野上盛开着金黄的油菜花,三两座红色的房子星罗棋布地点缀其中 B 他热爱科学,但动手能力捉襟见肘,暴露了他在实验操作方面的不足 C 当我国乒坛健儿战胜对手摘得金牌时,现场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D 因为没有合理的规划,小李在工作中总是千疮百孔,让领导非常无奈
查看
单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教师在写作教学虫“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交流自己的体验,从中提炼写作话题 B 指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资料查阅获得信息,积累写作素材 C 倡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代替手工写作,运用计算机编辑文稿 D 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中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
查看
单选
某版教科书把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刘易斯?托马斯《作为生物的社会》、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未来》三篇课文编排在一个单元。下列对该单元的教学建议恰当的是( )
A 本单元课文语言典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B 本单元课文风格鲜明,应该着重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C 本单元课文结构严谨.应该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文章观点 D 本单元课文体裁多样,应该鼓励学生结合作者生平,展开个性解读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语文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