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城市水厂改扩建工程,内容包括多个现有设施改造和新建系列构筑物。新建的一座半地下式混凝沉淀池,池壁高度为5.5m,设计水深4.8m,容积为中型水池;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C35,防渗等级P8。池体地下部分处于硬塑状粉质黏土层和夹砂黏土层,有少量浅层滞水,无需考虑降水施工。
鉴于工程项目结构复杂,不确定因素多。项目部进场后,项目经理主持了设计交底;在现场调研和审图基础上,向设计单位提出多项设计变更申请。
项目部编制的混凝沉淀池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明挖基坑采用无支护的放坡开挖形式;池底板设置后浇带分次施工;池壁竖向分两次施工,施工缝设置钢板止水带,模板采用特制钢模板,防水对拉螺栓固定。沉淀池施工横断面布置如图4所示。依据进度计划安排,施工进入雨期。

混凝沉淀池专项施工方案经修改和补充后获准实施。
池壁混凝土首次浇筑时发生跑模事故,经检查确定为对拉螺栓滑扣所致。
池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挂编织物洒水养护,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编织物呈干燥状态,发出整改通知。
依据厂方意见,所有改造和新建的给水构筑物进行单体满水试验。
问题:
1.项目经理主持设计交底的做法有无不妥之处?如不妥,写出正确做法。
2.项目部申请设计变更的程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给出正确做法。
3.找出图4中存在的应修改和补充之处。
4.试分析池壁混凝土浇筑跑模事故的可能原因。
5.监理工程师为何要求整改混凝土养护工作?简述养护的技术要求。
6.写出满水试验时混凝沉淀池的注水次数和高度。

正确答案
1.不妥之处在于,设计交底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并主持进行,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均应参加,而并不是施工单位组织主持。
2.变更流程不妥,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无合同关系,施工单位无权直接要求设计单位进行变更。
正确做法应为:由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出变更申请,经监理单位审核通过后提交建设单位,通过建设单位联系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当设计单位变更后出具变更图及相应变更后的工程量清单,由监理单位出具变更令,施工单位按照变更令进行施工。
3、需要修改:
(1)边坡是多种土层,不同土质处应该采用分级过渡平台或者设置为折线形边坡(上陡下缓);
(2)内外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时,应该在对拉螺栓的中间设置防渗止水片;
(3)施工缝处应该设置钢板止水带;
(4)底板施工时,垫层之后缺少防水层施工。
4、模板及支撑的刚度不够,未进行质检就投入使用的;浇筑混凝土量过大或者是速度过快;未分层施工,未对称施工造成偏压;专项方案未经审批及交底,同时没有人监督管理。
5、采用延长拆模时间和外保温等措施,使内外温差在一定范围之内。通过减少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减少温度裂缝;对于地下部分结构,拆除后及时回填土控制早期、中期开裂;注意养护期间洒水,保持湿润。
6、主要注水三次,以设计水深4.8m为依据进行注水,每次注水高度为4.8÷3=1.6m
第一次注水位置:距池底深1.6m 标高:-4.5m+1.6m=-2.9m;
第二次注水位置:距池底深3.2m 标高:-2.9m+1.6m=-1.3m;
第三次注水位置:距池底深4.8m 标高:-1.3m+1.6m=+0.3m;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表征沥青路面材料稳定性能的路面使用指标的是(  )。
A 平整度 B 温度稳定性 C 抗滑能力 D 降噪排水
查看
单选
城市主干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宜选择的主要原材料是(  )。
A 42.5级以上硅酸盐水泥 B 粒径小于19.00mm的砂砾 C 粒径小于31.5mm碎石 D 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淡化海砂
查看
单选
关于加筋土挡墙结构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填土、拉筋、面板结合成柔性结构 B 依靠墙体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 C 能适应较大变形,可用于软弱地基 D 构件可定型预制,现场拼装
查看
单选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方法不包括(  )。
A 换土法 B 强夯法 C 砂桩法 D 挤密法
查看
单选
桥梁防水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不包括(  )。
A 含水率 B 粗糙度 C 平整度 D 外观质量
查看
单选
预制梁板吊装时,吊绳与梁板的交角为(  )时,应设置吊架或吊装扁担。
A 45° B 60° C 75° D 90°
查看
单选
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时,浇筑分段施工缝应设在(  )零点附近。
A 拉力 B 弯矩 C 剪力 D 扭矩
查看
单选
主要材料可反复使用,止水性好的基坑围护结构是(  )。
A 钢管桩 B 灌注桩 C SMW工法桩 D 型钢桩
查看
单选
下列盾构掘进的地层中,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后续沉降的是(  )。
A 岩层 B 卵石 C 软弱粘性土 D 砂土
查看
单选
下列给水排水构筑物中,属于调蓄构筑物的是(  )。
A 澄清池 B 清水池 C 生物塘 D 反应池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