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客运专线某隧道工程,起讫里程为DK38+500 DK42+100,长度为3600m。隧道围岩破碎、软弱,地下水发育,围岩级别为V级,进、出口段洞顶有村庄、水田。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在隧道进、出口各安排一个作业面施工,开挖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编制了《防水板作业要点卡片》,见表1。

下道工序:B
事件2:掌子面开挖至DK39+130时,对DK39+100~DK39+103段进行仰拱开挖,根据DK39+100处的围岩量测数据绘制了位移(u)—时间(t)关系图,发现位移速率不断上升,即d2u/dt2>0,如图4所示。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给出隧道内洞口段合理的施工防排水原则,并说明理由。
2.给出表1中A和B所代表的施工工序名称。
3.给出表1中C和D所代表的施工控制指标。
4.针对事件2,指出该段围岩所处的状态,并写出应对措施。

正确答案
1.隧道内洞口段合理的施工防排水原则:为避免和减少水的危害,应按以堵为主,限量排放(或全包防水)的原则进行治水。
理由:水土保护(或(1)村庄、水田,(2)隧道局部地段浅埋,围岩破碎)。
2.施工工序中代表的名称:A为初期支护、B为二次衬砌。
3.防水板搭接工序中的C为15;防水板铺设工序中的D为60。
4.根据关系图显示该围岩所处的状态是危险(1级管理)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有:(1)停止掘进(开挖);(2)立即撤人;(3)加强临时支护(临时仰拱、喷锚支护、钢架、锚杆等);(4)加强监控(量测)。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应( )。
A 与CPⅡ控制网同步施测 B 与线下工程施工同步施测 C 在轨道工程完工后立即施测 D 在线下工程完工并通过沉降变形评估后施测
查看
单选
影响新拌混凝土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 )。
A 含砂率 B 单方用水量 C 水泥用量 D 骨料级配
查看
单选
路基基床底层顶面设置的横向排水坡,坡度应不小于( )。
A 1% B 2% C 3% D 4%
查看
单选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靠近堤堑施工应( )。
A 自路堤向路堑碾压 B 自路堑向路堤碾压 C 沿堑坡边缘结合处横向碾压 D 按45°方向交叉碾压
查看
单选
高速铁路路基堆载预压的加载工作完成后,其观测和调整期应不少于( )。
A 3个月 B 4个月 C 5个月 D 6个月
查看
单选
某段铁路工程,桥梁、路基和长隧道依次位于坡度为11‰下坡地段,桥隧间的路基长度为30m,隧道横向排水方式为自两侧向中心排水,桥梁横向排水方式为自中心向两侧排水,
A 横向自中心向两侧,纵向向桥梁端 B 横向自两侧向中心,纵向向桥梁端 C 横向自中心向两侧,纵向向隧道端 D 横向自两侧向中心,纵向向隧道端
查看
单选
适用于桥梁钻孔桩正循环钻机成孔的清孔方法是( )。
A 抽渣法 B 吸泥法 C 换浆法 D 气举法
查看
单选
桥梁承台钢吊箱围堰混凝土封底厚度应根据( )的原则计算确定。
A 抽水时吊箱不上浮 B 抽水时吊箱不倾斜 C 抽水时吊箱不变形 D 抽水时吊箱不下沉
查看
单选
铁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千斤顶在张拉前必须经过校正,有效期为( ),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查看
单选
为确保铁路有砟轨道T梁架梁安全,架桥机架桥前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桥头压道,压道往返次数最少为(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查看
刷题小程序
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