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中标新建普速铁路综合工程第1标段。主要内容有路基、桥涵、隧道、电力、电力牵引供电、通信和信号工程。部分工程情况如下:
1#特大桥长580m,跨越二级航道,采用三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主墩位于水深8.0~10.0m河流中,桩基直径2.0m,分别穿过1.0~2.0m黏土覆盖层、7.0~8.0m砂性土层,入基岩4.0~6.0m。设计承台顶面低于河床0.5~1.0m,施工期间须保持河道通航。1#隧道长2632m,为单洞双线隧道,采用进、出口双向掘进。施工图显示,在隧道进、出口附近各设置弃渣场一处。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1#隧道出口弃渣场设计最大弃渣高度为13m。隧道施工前,因施工方案调整,拟增加弃渣3.3万m3,在不增加原占地面积的情况下,需提高弃渣高度。隧道工程开工后,施工队随即开展了弃渣作业,在弃渣高度达2.5m后,施工队按照弃渣场设计方案组织实施了挡护及截、排水工程的施工。
事件二:1#特大桥主墩基础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了主墩基础施工方案。方案主要内容为:搭设施工栈桥与钻孔平台,采取冲击钻成孔,承台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特大桥主墩基础施工立面布置如图4-1所示。

事件三:施工中,项目经理部采用地质雷达对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距出口230m线路左侧拱脚上方3m处,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间存在局部脱空,脱空处二次衬砌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随后项目经理部编制了整治方案,在获得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的批复后进行了缺陷修复。
事件四:项目经理部拟定的接触网施工流程如图4-2所示。

事件五:接触网设计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承力索和接触导线设计采用JTMH95+CTS100,额定张力为15kN+10kN,补偿变比为1:3+1:2,补偿坠砣质量每块25kg。项目经理部根据上述设计参数计算了本标段所需的坠砣数量。
问题:
1.针对事件一中弃渣场作业程序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根据背景资料及事件二,写出图4-1中A和B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3.针对事件三,指出造成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间脱空的原因,并写出整治措施。
4.针对事件四,写出图4-2中M、N、P、Q所代表的工序名称。
5.针对事件五,计算接触网工程每个锚段所需坠砣数量。(为简化计算,g按10N/kg计取)

正确答案
1.(1)先施工挡护结构后进行弃渣作业;
(2)截排水工程应在弃渣前进行;
(3)挡护工程应申请设计变更。
2.A-支撑;B-封底混凝土。
3.(1)形成脱空的原因:隧道开挖超挖严重,喷浆作业未喷满,防水板挂设松弛度不合适,未与初支密贴,在衬砌砼浇筑时防水板局部受力形成二衬与初支脱空。
(2)整治措施:采取钻孔注浆填充空洞的方式进行处理。
4.M:施工测量;N:承力索架设;P:悬挂调整;Q:冷滑试验。
5.(15×1000÷10÷3÷25+10×1000÷10÷2÷25)×2=80(块)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下列施工测量缺陷中,属于严重缺陷的是( )。
A 控制点点位选择不当 B 上交资料不完整 C 起算数据采用错误 D 观测条件掌握不严
查看
单选
经过冷拉的钢筋,其屈服强度和塑性变形的变化是( )。
A 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变形增大 B 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变形减小 C 屈服强度降低,塑性变形增大 D 屈服强度降低,塑性变形减小
查看
单选
关于袋装砂井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砂料应采用湿的中粗砂 B 砂袋灌砂率为 80% C 井位允许偏差为±10cm D 砂袋头应露出地面0.3m
查看
单选
下列预应力锚索施工工序中,属于施作承压板的下一道工序是( )。
A 装索 B 灌浆 C 张拉 D 封孔
查看
单选
关于射水锤击沉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砂类土中沉桩时,以锤击为主 B 在粉土中沉桩时,以射水为主 C 桩尖沉至设计高程1m时,应停止射水 D 采用侧面射水法时,射水管应对称设置
查看
单选
关于拱桥钢管混凝土压注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采用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 B 从拱脚向拱顶进行压注 C 分次对称压注完成 D 排浆孔设置在拱顶
查看
单选
下列桥梁结构中,不属于斜拉桥组成部分的是( )。
A 索塔 B 主缆 C 主梁 D 斜拉索
查看
单选
某隧道洞口段地质为岩石,岩体完整,围岩弹性纵波速度测试为 3.0~3.5km/s,则该围岩级别可判定为( )。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查看
单选
隧道结构防水施工控制的重点是( )。
A 环向排水施工 B 纵向排水施工 C 泄水孔施工 D 接缝施工
查看
单选
隧道相向开挖两工作面接近( )时,应停止一端作业。
A 9m B 11m C 13m D 15m
查看
刷题小程序
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