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背景资料:
某跨河单线铁路特大桥,主跨为(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两端桥跨均为90孔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主跨桥墩高度超过50m,为变截面薄壁空心墩。主墩水中承台尺寸为37m×21m×4m。
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情况,初步制定了主墩承台、墩身、T梁、连续梁的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主墩水中承台采用双壁钢围堰法施工,考虑承台混凝土灌注体积大且处于夏季施工,采用敷设冷却水管施工并制定了混凝土施工温差控制措施。
(2)主跨空心墩采用翻模法施工。
(3)两端T粱采用现场预制、架桥机架设施工;梁场位于0号桥台后空地上,利用填筑桥头路基作为运梁通道。
项目经理部同时制定了架梁施工流程,主要工序包括:支立0号柱、机上横移梁、组装架桥机并对位、吊梁并纵移梁片、运梁与架桥机对位并喂梁、安装支座并落梁就位、重复架第二片梁、连接板焊接并铺桥面轨道。
项目经理部在T梁浇筑前和浇筑后分别对梁场进行了检查。经检查发现:制梁台座顶面为平坡,两侧模板上的振动器对称布置;T梁仅在混凝土强度合格后立即进行了预应力张拉作业。
问题:
1.提出主跨梁梁部(含各段)的施工技术方案,并说明施工顺序。
2.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措施方面,提出完善承台混凝土浇筑防裂措施。
3.列举主跨桥墩施工需配备的主要机械设备。
4.根据案例中所列架梁施工工序,说明T梁架设合理的施工顺序。
5.根据案例中的检查结果,指出T梁生产中的错误之处。

正确答案
1.(1)主跨梁梁部(含各段)的施工技术方案为:主跨梁梁部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墩顶梁段和边跨直线段采用支架(或托架)现浇法施工;悬浇梁节段和合龙段采用移动挂篮施工。 (2)主跨梁梁部(含各段)的施工顺序为:墩顶梁段→悬浇梁段→边跨直线梁段→合龙段。
2.(1)原材料方面:
①选用水化热低、初凝时间长的矿渣水泥;
②选用较好连续级配的骨料。
(2)配合比方面:
①掺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
②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延缓凝结时间。
(3)施工措施方面:
①选择每天中气温较低时段施工;
②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
3.主跨桥墩施工需配备的主要机械设备有:垂直运输设备(或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拌合设备;混凝土浇筑设备(或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运输车);钢筋加工设备;施工电梯。
4.T梁架设的施工顺序为:组装架桥机并对位→支立0号柱→运梁与架桥机对位并喂梁→吊梁并纵移梁片→机上横移梁→安装支座并落梁就位→重复架第二片梁→连接板焊接并铺桥面轨道。
5.T梁生产中的错误之处如下:
(1)台座没有设置反拱;
(2)没有将两侧模板上振动器位置交错排列;
(3)没有满足梁体混凝土强度及相应的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就进行了预应力张拉作业。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适用于基桩检测的常规方法为()。
A 超声法 B 回弹法 C 钻芯法 D 小应变法
查看
单选
沉桩的一般工序中桩位放样的后序工作为( )。
A 桩架提升 B 桩架安装 C 桩架加固 D 桩架对位
查看
单选
铁路路基工程沉降观测应采用()几何水准测量。
A 一等 B 二等 C 三等 D 四等
查看
单选
对于长度为3km的山岭石质铁路隧道,开挖方法为( )。
A 钻爆施工法 B 掘进机施工法 C 盾构施工法 D 沉管施工法
查看
单选
某段路堑抗滑桩采用人工挖孔施工,其正确的桩群施工顺序是()。
A 从滑坡主轴向两端间隔开挖 B 从滑坡主轴向两端连续开挖 C 从两端向滑坡主轴间隔开挖 D 从两端向滑坡主轴连续开挖
查看
单选
对于铁路隧道在V级软弱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台阶循环进尺不宜超过2榀钢架设计间距 B 下台阶循环进尺不超过1榀钢架设计间距 C 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 D 仰拱一次开挖长度不得大于5m
查看
单选
有砟轨道人工铺设中,连接钢轨时,必须按规定()。
A 预留轨缝 B 测量钢轨长度 C 测定轨温 D 安装接头螺丝
查看
单选
MDZ作业车组分层上砟整道作业,起道工作以后进行的作业是()。
A 拨道 B 捣固 C 补砟 D 动力稳定
查看
单选
对于客运专线,应采用()。
A 原位组装铺设 B 侧位预铺插入 C 机械分段铺设 D 侧位组装铺设
查看
单选
混凝土养护时,在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混凝土未达设计强度()之前,严禁各种车辆在道床上通行。
A 70% B 75% C 80% D 85%
查看
刷题小程序
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