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背景资料
A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单线铁路隧道,隧道全长1280m。根据设计图纸,进口段50m埋置较深,出口段30m埋置较浅,设计围岩级别均为V级,石质比较破碎。洞身部分除进、出口段外围岩级别主要为Ⅱ级,局部节理较发育地段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在施工前及施工中有以下情况发生:
事件一,进口段正洞施工时,施工单位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刚进洞即发生塌方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事件二,由于该隧道围岩中基本没有裂隙水,且钻孔时高压水有时不足,钻爆作业时粉尘特别大,施工队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但效果不明显。
事件三,进出口段V级围岩段开挖支护完成后,同时进入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施工,假定每一单口循环开挖进尺为2.50m,平均综合循环时间为12h,剩余20m后由出口端单口开挖。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造成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
2.针对事件二,还可采取什么措施有效降低粉尘
3.针对事件三,进入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后多少天可实现隧道贯通。

正确答案
1.主要原因是:采用的开挖方法不对,不应采取全断面法施工,而应采取台阶法施工。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隧道开挖方法的应用。根据隧道施工工法要求及现场施工经验,对于单线隧道,全断面开挖法适用于Ⅱ、Ⅲ级围岩地段,台阶开挖法适用于Ⅳ、V级围岩;背景资料显示该隧道为单线隧道,进口段虽然埋置较深,但围岩级别为V级,石质比较破碎,不能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否则会造成坍塌。
2.还应采取:湿式凿岩、喷雾洒水、个人防护等措施。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隧道开挖防尘措施要求。在隧道施工中采取的防尘措施应是综合性的,应分别从工艺控制、机械辅助、人身保护多角度采取措施。对于隧道防尘应采取湿式凿岩、孔口捕尘、机械通风、喷雾洒水和个人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尘措施。背景资料中仅采用机械通风措施是不够的。
3.122d。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是否熟悉隧道开挖进度计算方法。解题思路是首先查找背景资料中给定的条件,主要计算参数有: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同一时间开始施工;单口循环开挖进尺为2.50m;平均综合循环时间为12h;剩余20m由出口端单口开挖。具体计算过程是:首先计算每天单口施工进尺,为24÷12×2.5=5m;再计算两口同时施工的时间,为(1280-50-30-20)÷(5×2)=118d,最后计算单口20m进尺施工时间,为20÷5=4d。施工天数为:118+4=122d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按照《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规定,对技术复杂的特大、大、中桥,地质复杂的隧道和工程复杂的新技术工点,应分别编制( )概(预)算。
A A.综合 B B.单项 C C.初步设计 D D.施工图
查看
单选
对于平地下切、短而浅的一般土石路堑应采用( )开挖方法。
A A.全断面 B B.横向台阶 C C.逐层顺坡 D D.纵向台阶
查看
单选
铁路建设工程中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必须经( )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
A A.试验工程师 B B.安全工程师 C C.监理工程师 D D.质检工程师
查看
单选
对于无缝线路长钢轨工地焊接,质量最易受控的方法是( )。
A A.气压焊 B B.闪光接触焊 C C.铝热焊 D D.电渣压力焊
查看
单选
在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施工前需要选择有代表性地段进行工艺性试验的是( )。
A A.高压旋喷桩 B B.抛石挤淤 C C.真空预压 D D.堆载预压
查看
单选
铁路建设工程发生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建设管理单位报告;建设管理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规定时间内向铁路主管部门建设管理司提出书面报告。两个规定
A A.8;12 B B.12;18 C C.12;24 D D.24;48
查看
单选
对于开挖深度为10~15m的石质傍山路堑地段,宜采用的开挖方法是( )。
A A.全断面开挖 B B.横向台阶开挖 C C.逐层顺坡开挖 D D.纵向台阶开挖
查看
单选
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主要与( )有关。
A A.水胶比 B B.灰砂比 C C.水泥品种 D D.骨料级配
查看
单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优先选用( )水泥。
A A.矿渣 B B.普通硅酸盐 C C.快硬硅酸盐 D D.硅酸盐
查看
单选
隧道初期支护采用钢拱架的主要作用是( )。
A A.支承加固围岩 B B.减缓围岩风化 C C.填平补强围岩 D D.限制围岩变形
查看
刷题小程序
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