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背景资料
A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单线铁路隧道,隧道全长1280m。根据设计图纸,进口段50m埋置较深,出口段30m埋置较浅,设计围岩级别均为V级,石质比较破碎。洞身部分除进、出口段外围岩级别主要为Ⅱ级,局部节理较发育地段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在施工前及施工中有以下情况发生:
事件一,进口段正洞施工时,施工单位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刚进洞即发生塌方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事件二,由于该隧道围岩中基本没有裂隙水,且钻孔时高压水有时不足,钻爆作业时粉尘特别大,施工队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但效果不明显。
事件三,进出口段V级围岩段开挖支护完成后,同时进入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施工,假定每一单口循环开挖进尺为2.50m,平均综合循环时间为12h,剩余20m后由出口端单口开挖。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造成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
2.针对事件二,还可采取什么措施有效降低粉尘?
3.针对事件三,进入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后多少天可实现隧道贯通。

正确答案
1. 主要原因是:采用的开挖方法不对,不应采取全断面法施工,而应采取台阶法施工。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隧道开挖方法的应用。根据隧道施工工法要求及现场施工经验,对于单线隧道,全断面开挖法适用于Ⅱ、Ⅲ级围岩地段,台阶开挖法适用于Ⅳ、V级围岩;背景资料显示该隧道为单线隧道,进口段虽然埋置较深,但围岩级别为V级,石质比较破碎,不能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否则会造成坍塌。
2.
还应采取:湿式凿岩、喷雾洒水、个人防护等措施。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隧道开挖防尘措施要求。在隧道施工中采取的防尘措施应是综合性的,应分别从工艺控制、机械辅助、人身保护多角度采取措施。对于隧道防尘应采取湿式凿岩、孔口捕尘、机械通风、喷雾洒水和个人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尘措施。背景资料中仅采用机械通风措施是不够的。
3.
122d。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是否熟悉隧道开挖进度计算方法。解题思路是首先查找背景资料中给定的条件,主要计算参数有: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同一时间开始施工;单口循环开挖进尺为2.50m;平均综合循环时间为12h;剩余20m由出口端单口开挖。具体计算过程是:首先计算每天单口施工进尺,为24/12×2.5=5m;再计算两口同时施工的时间,为(1280-50-30-20)÷(5×2)=118d,最后计算单口20m进尺施工时间,为20÷5=4d。
施工天数为:118+4=122d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最直观的方法是( )。
A 地质雷达 B 红外线探测 C 地震波探测 D 超前钻探
查看
单选
对营业线桥涵施工引起的线路加固工程,施工单位在与( )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后方可施工。
A 建设单位 B 监理单位 C 设备管理单位 D 地方政府
查看
单选
某新建铁路建设项目发生一起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并对铁路建设安全、工期、投资等产生一般影响。根据《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规定》,该事故
A 一般 B 较大 C 重大 D 特别重大
查看
单选
铁路铺轨作业连接钢轨时,必须按规定预留( )。
A 起道量 B 拨道量 C 轨缝量 D 延伸量
查看
单选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施工前必须要进行工艺性试验的是( )。
A 碎石桩 B 抛石挤淤 C 堆载预压 D 换填
查看
单选
中等跨度钢梁在河中不易设置临时支墩的情况下,应采用( )拼装方式。
A 全悬臂 B 半悬臂 C 中间合龙悬臂 D 平衡悬臂
查看
单选
盖板涵涵顶填土时,填筑厚度至少超过( )后,方可通行大型机械。
A 1倍涵宽 B 1倍涵长 C 0.85m D 1.0m
查看
单选
现阶段广泛应用于软弱地层中修建隧道以及各种管道的施工方法是( )。
A 钻爆法 B 沉管法 C 新奥法 D 盾构法
查看
单选
细骨料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特细砂。其中粗砂的细度模数为( )。
A 4.4~3.8 B 3.7~3.1 C 3.2~2.3 D 2.2~1.6
查看
单选
影响拌和混凝土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泥品种 B 水泥用量 C 混凝土单方用水量 D 混凝土含砂率
查看
刷题小程序
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