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第1问
1-1.关键线路:A-B-E-G或者①-②-③-⑥-⑦-⑧。
1-2.C工作的总时差为7天。
理由:C工作的总时差为关键线路与A-C-F-K线路的差值,即(15+45+15+35)-(15+36+10+42)=7天。【仅为分析过程,考试时可不写】
1-3.C工作的自由时差为0天。
理由:C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5天,最早完成时间为第51天(15+36)。C工作只有一项紧后工作F,F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51天(15+36),即51-51=0,C工作的自由时差为0天。【仅为分析过程,考试时可不写】
第2问
2-1.石方的工程价款=9700×150×(1+8%)×(1+9%)/10000=171.28万元。
2-2.土方的工程价款=(20000-9700)×80×(1+8%)×(1+9%)/10000=97.00万元。
2-3.C工作的总时差为7天,拖延8天将超过其总时差1天,故总工期将延长1天,总工期变为111天(15+36+8+10+42)。
第3问
3-1.因供货商不能及时交货材料为建设单位的责任,且现在F为关键线路上(A-C-F-K)的关键工作,所以工期和费用均可索赔。
3-2.工期索赔:工期顺延3天。
3-3.费用索赔:(50×100×60%+6×1500×60%)×(1+8%)×(1+9%)=9888.48元≈0.99万元。
第4问
4-1.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后,关键线路为A-C-F-K,故新的工期为114天(15+36+8+10+3+42)。
4-2.
G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75天(15+45+15)。
G工作的总时差为4天,即G工作的总时差为关键线路(A-C-F-K)与A-B-E-G线路的差值,即(15+36+8+10+3+42)-(15+45+15+35)=4天。
4-3.
K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72天(15+36+8+10+3)。
K工作的总时差为0天,因为K工作为关键工作,总时差为0。
第5问
5-1.G工作的结算价款=1600×300×(1+8%)×(1+9%)/10000=56.51万元。
5-2.按原计划安排,每天应完成的工程量:G的施工速度=1400/35=40m3/天。
5-3.G工作的计划工期为35天,现G工作的实际施工时间=1600/40=40天,由于G工作有4天总时差,G需要赶工的天数为5-4=1天,G工作需要赶工1天的赶工费为:40×60=2400元(不含税费),2400×(1+8%)×(1+9%)=2825.28元≈0.28万元(含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