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肇事车辆驾驶员证驾不符,在坡度7%、无标志标线控制、全宽8m的砂石路面上转弯下坡时超速行驶,同时兼有带“病车”上路,疲劳驾驶和操作不当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
2.山区道路崎岖,不易行走,主要为:
(1)连续上下坡
①车辆连续上下坡转弯,频繁制动,易导致制动失效。
②车辆上下坡,使发动机温度过高,或换挡不当,引起发动机熄火或溜车。
(2)路窄弯急
①山体遮挡,无法全面观察来车情况。
②控制不合适,车辆驶出路外。
③超车会车危险大。
(3)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
道路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车辆易冲出道路。
(4)山体滑坡
阻挡道路或直接造成损失。
(5)云雾缭绕
秋冬季节或高海拔山路常有云雾,视线受影响,无法观察路况易撞车。
3.(1)领导重视。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和自治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关怀,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地区主要领导都在第一时间亲赴一线指挥、协调应急援救,医疗救护,清理事故现场和督导事故调查,指导伤员救治和死亡人员善后处置工作。
(2)应急响应快。接到报告后,叶城县立即启动《特大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抢险分队、医疗救护分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集结出动准备,并迅速开赴事故现场。县人民医院、驻地解放军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紧急做好床位、抢救准备,随后出动所有救护车辆和医疗人员奔赴救援一线。
(3)军警民协同好。事故地点处于高寒、高海拔无人区,在事故救援过程中,当地县委、县政府组织应急队伍全力开展救援的同时,得到了驻地部队、边防武警官兵、过往车辆、人员的大力支援和参与,为事故中伤员的成功救治争取了时间。
(4)医疗救治及时有效。事故发生后,叶城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组成的医疗救护组紧急奔赴现场救援,救护车和多辆过往运输车辆接力式的救援,构筑起伤员生命“链条”。自治区、地区医疗专家组都于事发当天赶赴事发地组织开展指导、协调和伤员救治工作。
(5)善后处理以人为本。为确保善后工作的顺利处理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叶城县专门成立“311”交通事故善后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从机关抽调多名干部编成若干工作组,由一名县级领导负责,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全方位开展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和协调服务等各项善后处置工作。在事故伤亡人员抚恤补偿上,按规定上限和“同命同价”的原则,最大程度争取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在死亡人员安葬上,充分考虑各地的风俗习惯,不搞“一刀切”。在工作中,各工作组人员耐心细致,24小时接待,妥善解释、解决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为善后处理和矛盾化解争取了主动,也为事故的顺利处理奠定了基础。(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