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教材P134-140
第一问;
本工程开挖区域内地层分布为回填土、粘土、粉砂、中粗砂及砾石。围护结构除地下连续墙结构外还可以采用钻孔桩+搅拌桩,钻孔桩+旋喷桩,SMW工法桩,咬合桩进行施工。
第二问;
A—施工冠梁及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
B—垫层、底板及侧墙、中柱施工
C—负二层侧墙及中柱(墙)施工
D—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及回填
第三问;
支撑施加预应力时应考虑操作时的应力损失,故施加的预应力值应比设计轴力增加10%并对预应力值做好记录。在支撑预应力加设前后的各12h 内应加密监测频率,发现预应力损失或围护结构变形速率无明显收敛时应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
第四问;
(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进行施工。
(2)钢筋除锈处理,清理表面锈蚀部分。
(3)混凝土浇筑前应将两侧混凝土进行凿毛,清理后洒水保持表面湿润,采用外贴式止水带或遇水膨胀胶条加强防水。
(4)采用架设独立模板支架。釆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不低于两侧混凝土强度。
(5)养护不少于14d。
第五问;
(1)设置坑内、外排水设施(排水沟,挡水墙等);采取基坑内、外降水措施时,应按要求降水后方可开挖。
(2)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当基坑开挖而上方的支撑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禁向下开挖;
(3)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施防止开挖机械等撞支护结构、降水井点或扰动基底原状土。
(4)开挖过程要对基坑本体及支护结构体系进行监控,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